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3188739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紧急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彭巍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1 机械通气病谱主要分布[n,n(%)]

    注: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5

    2.2 治疗情况 86例患者中入院时共进行NPPV74例(85.54%),其中最后A组共63例,61例呼衰均得到有效纠正,有效率83.1%,死亡2 例(3.01%),B组共有11例(占NPPV 14.33%),其中有效9例(81.81%),死亡率2例(18.18%)。C组有12例,其中有效9例(76. 27%),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为重症肺炎并ARDS、脓毒症并发MOF、中枢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未成功、重度中毒。

    3 讨论

    急诊科内科常常遇见各种不同原因造成通气功能障碍,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3]。机械通气是改善缺氧,纠正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及时、正确、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合理使用呼吸机,设置适合患者的机械通气参数,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痊愈率。

    医护人员在设置机械统计参数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在呼吸衰竭前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