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7期
编号:13186879
医用多功能钢丝钳的研制及在锁骨骨折内固定物取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7期
     【摘要】目的 研究多功能钢丝钳在锁骨骨折内固定物取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笔者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锁骨骨折钢丝内固定物存留患者研究其取出的方法,并对钢丝取除时间、断裂例数及皮肤切口长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术中钢丝断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3532,P<0.01);手术平均时间及皮肤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8287,P<0.05;t=18.0917,P<0.05)。结论 应用多功能钢丝钳对锁骨骨折钢丝内固定物存留患者使用极其方便,实用性强,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医用多功能钢丝钳;锁骨骨折;内固定物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创伤,约占全身骨折的6%,各种年龄均可发生[1]。锁骨骨折保守治疗难以达到解剖复位,常出现畸形愈合,随着骨折生物力学治疗理念的发展和内固定技术的提高,为使锁骨骨折能够达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提高骨折愈合率的目的,临床逐渐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方法及固定材料较多,其中采用克氏针、钢丝组合内固定比较常见。在术后2个月由于功能锻炼的需要以及克氏针引起的不适感等原因,克氏针往往需要先期取除,而钢丝则要等到锁骨骨折骨性愈合再手术取除。2007年1月~2010年1月笔者对收治的150例锁骨骨折钢丝内固定物存留患者,随机对其中的86例手术时采用自行研制的医用多功能钢丝钳治疗,显著降低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0例患者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59.2岁;损伤原因:车祸伤29例,高处坠落伤37例,骑车跌伤40例,滑倒摔伤44例;右侧83例,左侧67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