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7期
编号:13186839
江阴市农村社区慢性病管理新模式实践与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7期
     【摘要】为提高农村社区慢性病防治水平,江阴市通过突出政府主导、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支撑的特色,初步实现了慢性病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精细化,基本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扁平化结构”的新型农村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

    【关键词】农村;社区;慢性病;管理

    为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科学防治慢性病,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江阴市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人人都有好身体”作为幸福江阴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卫生系统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进行改革,通过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全民免费体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社区人群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扁平化结构”的新型农村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

    1 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为社区慢性病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

    1.1 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网格化布局和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地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镇卫生院为依托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城区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建立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村(社区)延伸设点,按3000~5000服务人口、1.5公里服务半径、群众步行20~25分钟能到达的要求,新建或将原有的村卫生所改造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至2006年年底,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92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率达100%,卫技人员合格率达99%以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