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7期
编号:13186799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7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致病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 32例患儿均给予红霉素30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治疗,疗程为1~2周,后均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用量10 mg/(kg·d),1次/d,继续治疗,总疗程为4~8周,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 mg/(kg·d)静脉滴注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症状,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后再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或采用丙种球蛋白50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连用3~5次,1次/d。结果 32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室指标均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均未见有反复现象。结论 MP感染起病比较隐匿,病程长。当MP感染合并有肺外的表现时,可使病情变得比较复杂,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延误诊治。因此,临床医生遇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肺炎MP检查不能忽略,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现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的发病原因,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没有明显的流行性周期,四季都可发生感染,且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炎MP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肺炎,导致呼吸道损伤,还可能造成多脏器损伤,引起多种肺外表现,如肝炎、心肌炎等,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本文就本院2000年2月~2010年5月间治疗的32例肺炎MP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了观察和临床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