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9期
编号:13186611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处内膜异位结节的彩色超声诊断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刘先萍 倪晓兵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易于浸润扩散和复发,被称为“良性病变,恶性行为”,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决的疑问,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用多因子的发病理论来解释其发病机制,主要用种植学说、血行-淋巴散播学说、医源性散播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和免疫发病学说等来解释不同部位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绝大部分是剖宫产术后,极小部分是盆腹腔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瘤剥离等术后并发症,剖宫产术后发生率低,仅为0.03%~0.47%,这种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一般以子宫内膜种植理论来解释,认为是术中将微小内膜碎片遗留种植于腹壁切口,继续生长而成。预防方法是主张自然分娩,规范剖宫产手术技术,保护好切口以避免切口种植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伏期一般为6个月~1年,最长达4~5年左右。一般认为与足月妊娠时,孕酮水平高、产后雌激素水平低、哺乳延缓了月经来潮此时存活种植能力比较低有关,一旦月经恢复,异位的内膜就有种植后的生长、蔓延机会。初期感觉不明显,随着周期的延续,切口及周围的病灶充血水肿,形成纤维包块,患者感觉疼痛且逐年加重,方引起重视就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