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35期
编号:13185376
神经病学双语教学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的实践与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张宁 雷达 杨欢 张文娟 刘运海
第1页

    参见附件。

     3.1.3 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神经内科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这不仅是神经病学理论课双语教学的延伸和深化,而且通过该模式的合理运用,能使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帮助他们强化专业词汇,也培养他们医学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也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实习模式,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性较强,学会了主动学习,认为收获也很大,英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总体效果判断,该教学模式达到了神经内科教学的目的。

    3.1.4 应努力克服由于语言环境缺乏对双语教学造成的不利影响。社会和家庭都缺乏语言环境,这是限制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不利因素太多,而有利因素太少;此外,语言学习要讲究语境,着重于应用,而双语教学正好缺乏这一点[3]。

    3.2 双语教学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1 师生双方的素质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推广 目前大多数参与临床实习教学的带教老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双语教学培训,只具备本专业的授课能力,应用外语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相对欠缺,教师对外语的应用能力不高,英语表达水平也不高。虽然很多教师都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甚至一部分还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但对神经病学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进行讲解时在课堂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有资料研究,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满意度不高[4]。学生普遍反映大部分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能展开讲解。同时,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教师本身的授课能力和学生的外语基础水平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双语教学查房顾虑较多,认为费时费力,收效不大。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注重专职教师的培养,如要开展双语教学高校应该具备专门的双语教学教研室,并要求有高素质,较高专业外语水平以及神经病学专业知识水平的教师队伍。另外还可以聘请有资历的外籍教师充实到双语教学的队伍中,组织教师讨论交流双语教学的心得体会,通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同时请有经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实习观摩活动,加强经验交流;也可开办教师英语提高班,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也可组织一些医学英语专题讲座,使学生逐渐熟悉用英语来接受及表达医学专业知识,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学生医学英语应用的水平[5]。

    3.2.2 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较低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