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35期
编号:13185117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张桂霞 王玉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变化,结合病情进展特点,积极采取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3例首发急性脑梗死病例作为观察组,其中103例有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100例无明显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选取健康成人1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心电图的变化。针对其病情特征进行心电监测、心理护理、临床观察、饮食指导、不良生活习惯纠正及出院指导。结果 脑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患者其心电图改变率较同工酶不升高的患者高(P<0.05)。结论 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病情发展,积极采取全面有利的护理对策,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心电图; 护理

    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康复过程漫长,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高,造成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造成脑组织坏死及脑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以口角歪斜、偏瘫、语言障碍甚至昏迷等为主要特征[1]。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根本原因,受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脑梗死患者往往很容易出现继发性心脏损害,从而加重了疾病的复杂性,影响预后。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人心电图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特征,探究临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为本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3例(男132,女71),按照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2],经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为(63.08±7.05)岁。其中103例有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100例无明显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00例,平均年龄为(64.13±9.04)岁。组间性别构成及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取的病例为脑梗死初次发病。观察组及对照组既往均无冠心病、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心肌损伤等心电图异常改变病史。

    1.2 方法 患者均在发病当天入院。在发病的前三天,每天上午10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监测前保证各待测个体安静平躺,自然呼吸。按照Melin和Mayer提供的方法分析心电图。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3例CK-MB活性升高的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了ST段异常72例(6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