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期
编号:13184332
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1期
     作者单位:453100 河南省卫辉市华新医院通讯作者:张玲玲

    【摘要】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分为A、B两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125 mg,2次/d。B组患者给予卡维地洛3125 mg,2次/d,加大剂量维持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维持治疗,两组的有效率均为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在减少LVEDd和提高LVEF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逆转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013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进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中被认可为一种疗效较好的药物[1]。笔者所在医院于2006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为Ⅱ~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045或以下[2]。排除范围:活动性心肌炎,严重心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2个月内存在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史,心率在60次/min以下,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存在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支气管哮喘及其他反复发作的阻塞性肺部疾病,对α、β受体阻断药过敏者,孕妇及哺乳妇女,控制不良的糖尿病。

    12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8例,其中A组男12例,女6例,年龄42~78岁,平均(59±12)岁,其中冠心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其他心肌病1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例,Ⅲ级12例,Ⅳ级5例;B组男11例,女7例,年龄44~81岁,平均(61±13)岁,其中冠心病11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其他心肌病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例,Ⅲ级10例,Ⅳ级7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予以常规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螺内酯、呋塞米(或氢氯噻嗪)、地高辛,以及消除不利因素,如控制感染,控制血压,抗凝治疗,控制水、钠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A组患者予以美托洛尔125 mg,2次/d。B组患者予以卡维地洛3125 mg,2次/d。两组患者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心率超过60次/min,每2周递增1次剂量,每次为上述剂量的2倍,直至最大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美托洛尔50 mg,2次/d;卡维地洛25 mg,2次/d)维持,并观察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3]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按NYHA标准,检查12导联心电图、血压和超声心动图,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及LVEF。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Ⅱ级为显效,改善Ⅰ级为有效,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维持治疗3个月后,其中A组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889%。B组6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889%。两组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LVEDd和LVEF分别为(59±5) mm、(031±011),B组分别为(622±11) mm、(031±009),治疗后A组分别为(59±5) mm、(035±008),B组分别为(60±12) mm、(038+007),可见,LVEDd和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在减少LVEDd和提高LVEF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3讨论CHF临床常见,因为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系统激活,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最终导致心室重构、心脏扩大、LVEF下降而发生心力衰竭。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PASS)过度激活起重要作用[4],因此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心肌重构。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最有效的是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ACEI)。既往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模式是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基础药物治疗,但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还远远不够。有文献报道[5]β-受体阻滞剂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可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在本研究中可看出,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LVEDd和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在减少LVEDd和提高LVEF方面优于A组,说明卡维地洛及美托洛尔均能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阻断心室重构。虽然本文中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治疗后,在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室重构等方面明显优于A组。美托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它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系统(SNS)过度激活,直接或间接抑制RASS激活,能使下调的β1-受体密度上调,同时却增加了外周阻力。卡维地洛是非选择性第3代β-受体阻滞剂,可同时阻滞β1、β2及α受体,并且有不依赖α、β受体阻滞作用的抗氧化和抗增殖作用,可以延缓导致心力衰竭持续进展的心室重构过程,其扩张血管、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平滑肌增生和抗氧化及抗增殖作用,优于美托洛尔[6,7]。此外,所有β-受体阻滞剂均能不同程度与β3受体结合,美托洛尔与β3-受体结合较少,而卡维地洛与β3-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阻滞β3-受体能够减少负性肌力作用,并改善应用β3-受体阻滞剂早期耐受不良现象,也许可以部分解释本研究卡维地洛组不良事件较少的原因[8]。本文研究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后,与美托洛尔组相比较,卡维地洛组在降低心胸比、LVESd及LVEDd等方面明显优于美托洛尔。显示卡维地洛有强大的心脏保护作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优于美托洛尔。综上所述,卡维地洛逆转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较美托洛尔明显。卡维地洛具有阻断肾上腺素α1、β1、β2受体阻滞效应,减慢心率而延长舒张期。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改善左心室充盈和增加LVEF。参 考 文 献

    [1] 沈成兴,胡凯,葛均波.慢性心力衰竭的现代治疗[J].上海医学,2010,33(7):609-613.

    [2] 段东杰,王绍欣,王宏运.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7,22(15):1115-1117.

    [3] 艾丽奴尔•玉努斯,如鲜•牙生.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6):32-33.

    [4] 杨勇.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2例疗效观察[J].内科,2007,2(5):766-767.

    [5] 周书春,海冰峰,赵玉兰.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0):1028-1029.

    [6] 叶向阳,龚铭,王永光,等.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6):509-510.

    [7] 陈顺平.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8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41-42.

    [8] 曹谦.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8,30(2):186-187.

    (收稿日期:2011-10-13)

    (本文编辑:李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