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期
编号:13184324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1期
肠套叠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054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多
     作者单位: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通讯作者:孙淑艳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经超声诊断肠套叠病例78例,并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的肠套叠小儿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达到100%。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混合性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横切面呈“同心圆”,纵切面呈“假肾征”。67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11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性、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关键词】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1.054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多见的急性肠梗阻疾病,套入的肠管可发生绞窄而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且具有高度准确性的检查手段。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超声诊断肠套叠的病例78例,男49例,女29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18岁。发病1 h~2 d。患儿均有阵发性哭闹不安、腹痛、腹胀,部分有呕吐、大便呈果酱样以及腹部触及包块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