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6期
编号:13182249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46例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5日 舒云华 魏凯 萧飞 林菲 江莲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作者单位: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舒云华

    【摘要】 目的 分析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组为笔者所在医院46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同期46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胎儿娩出后均进行出生后Apgar评分,测定脐血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脐血血清AST、LDH、CK、CK-MB、α-HBD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胎儿娩出后立即进行Apgar评分,抽取脐静脉血2 ml进行血气分析,1 min Apgar评分≤7分初步认定为新生儿窒息。另外抽取脐静脉血4 ml,肝素抗凝并静置1 h后,以2500 r/min速度离心15 min,分离上层血清,放置于-20 ℃冰箱中保存待测。

    1.2.2 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 使用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速率法检测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活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脐血血清的AST、LDH、CK、CK-MB、α-HBD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1 min,仅有心跳,无自主呼吸,或者未能建立自主规律呼吸而导致的低氧血症、混合性酸中毒,根据报道显示,新生儿窒息约有2/3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紧急情况,积极有效的临床抢救可降低死亡率并预防后遗症[4]。窒息可引起新生儿体内发生连锁代谢反应,其中大脑、心脏对缺氧最敏感,受缺氧的影响最明显。新生儿心肌细胞的正常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一旦胎儿在分娩中或宫内缺氧,娩出后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障碍、不能自主呼吸的危急情况,窒息缺氧可导致多器官损害,其中心脏受损的后果极为严重,可能使患儿处于“冬眠状态”或“顿抑状态”,严重者出现心肌坏死。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