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9期
编号:12282531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分析及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3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中机械刺激、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者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规范应用电刀、多源频谱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局部加压包扎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 微波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83

    脂肪液化是切口处脂肪细胞在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的一定量液态脂肪,伴有巨细胞反应,为无菌性炎症[1]。脂肪液化虽然不是细菌感染,但是它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并且延长了切口愈合的时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肥胖妇女的增加,剖宫产率的增高,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明显增加,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本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十年收治的妇科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病例予以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间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32例病例资料,妇科手术14例,剖宫产18例,其中二次剖宫产8例,合并肥胖21例,糖尿病9例,用电刀者9例,上呼吸道感染者4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3~7 d发现切口脂肪液化,手术后患者切口有淡黄色油状及血性渗出物,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外观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部分可见有硬结,皮温正常,镜检见较多脂肪滴,渗出物细菌培养为阴性。32例均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中性分类不高。

    1.3 治疗方法 据切口渗液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3.1 首先检查液化的部位及范围,分两种情况[2]。对少量渗液者,挤压出渗液,用5%聚维酮碘棉签清洗渗液处切口,将2~4粒天然维生素E胶丸(100 mg/粒)挤出后均匀洒在液化切口表面。同时用微波治疗,2次/d,每次20 min。然后用大黄50 g、芒硝200 g碾碎后充分混合,用双层消毒纱布包好盖在切口上,用腹带绑定,次日同法换药处理[3]。

    渗液较多者,渗液处剪开1~2针缝线的长度,先用过氧化氢液浸湿棉签擦洗切口内2~3次,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直至无泡沫。待切口无渗液或渗液少,将适量50%葡萄糖液倒入切口,蝶形胶布拉合对拢[4]。如渗液量大,切口愈合不良,或经上述处理不愈合者,则拆除大部缝线,去除脂肪层线结,敞开切口,剔除脂肪层表面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同时配合微波治疗,待肉芽组织新鲜后Ⅱ期缝合。

    1.3.2 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的患者,尽量减少线结刺激组织,用可拆除的缝线缝合切口,止血彻底,缝合脂肪层不余残留死腔,打结时线结松紧适中,减少机械刺激,以防影响切口脂肪组织血液循环,引起无菌性坏死。

    1.3.3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围手术期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术后咳嗽的患者,腹部加压包扎。

    2 结果

    31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均痊愈出院,1例行Ⅱ期缝合,7 d后切口拆线出院。无一例院内感染。

    3 讨论

    3.1 发生原因 (1)肥胖:导致脂肪液化的原因很多,其中肥胖是主要原因[5]。本组21例肥胖患者,由于皮下脂肪超过2.5 cm以上,血液循环较差,术中对脂肪组织的反复钳夹、挤压,使脂肪组织发生缺血、无菌性坏死,产生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2)高频电刀:高频电刀是通过有效的电极尖端产生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具有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失血量等优点。但同时由于热凝固作用使脂肪组织的毛细血管栓塞,可造成皮下脂肪组织不同程度的烧焦、变性坏死,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使本来血运较差的脂肪血供进一步发生障碍,造成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积存于皮下脂肪层,影响切口愈合[6]。(3)机械刺激: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止血不彻底,大块钳夹、结扎、渗血、血肿、未缝合造成死腔等机械刺激下,脂肪组织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从而致液化。(4)患者个体差异:低蛋白血症、妊娠水肿、糖尿病等,由于体内缺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而导致脂肪组织不能修复,细胞营养障碍,进而发生脂肪细胞坏死分解、液化。本组9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增高,抑制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机体抗感染愈合能力,易造成切口愈合不良。(5)腹压增加:术后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加,腹部切口张力增大,不利于切口愈合。

    3.2 预防 (1)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术中操作轻柔、精细,切开腹壁时止血要彻底,使切口对齐,不留死腔,缝合间隙要适当,缝线松紧适度。(2)正确使用电刀,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应将电刀强度调制到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3)积极治疗合并症:对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患者,术前及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对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术前、术后给予止咳化痰治疗。对高血压、妊娠水肿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患者术前要调整血糖水平,术前、术后严格检测血糖水平,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虽然发病率较低,但直接影响患者健康,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间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针对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提前预见,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群.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2010,9(17):1299.

    [2] 黄惠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8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6):1997-1998.

    [3] 马建锋.大黄芒硝联合维生素E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3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2):209-210.

    [4] 李洁,李玉梅,王海霞.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3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8,l6(28):77-78.

    [5]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23.

    [6] 徐慧芳. 早期扩创排液法治疗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80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49(2):149-150.

    (收稿日期:2012-02-06) (本文编辑:李嫚), http://www.100md.com(丁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