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281121
高位切口降低剖宫产术中出血病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5日 刘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高低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高位切口组与低位切口组,高位切口组采用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上2 cm处(子宫下段高位切口),低位切口组切口位于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2 cm处(子宫下段低位切口)。结果:高位切口组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低位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选择高位切口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

    【关键词】剖宫产;高位切口;出血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73

    剖宫产是解决阴道难产、某些孕产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有效、快速、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1]。近年来,随着社会理念的转变,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报道,剖宫产率最高可达48.96%。剖宫产率增加,剖宫产并发症也相应增加,术中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1.86%~32.11%,比阴道分娩高4倍,是产科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术式,切口位于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2 cm处。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在学习香港周氏剖宫产基础上,探讨性将子宫下段低位横切口上移到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上2 cm处(子宫下段高位切口),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术中出血率,提高了剖宫产质量。现将此方法及临床应用400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6月-2011年6月住院需剖宫产分娩(两组均非第二产程剖宫产)无手术禁忌证者,随机分两组,子宫下段高位切口组,子宫下段低位切口组(常规剖宫产)各400例,对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研究。术中出血量计算方法: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所用敷料纱块的血量,吸引瓶中的血量及术毕清理出的阴道出血量总和,采用称重法及容积法计算。

    1.2手术方法两组术前均准备硬膜外麻醉。常规开腹进入腹腔,子宫下段高位切口组不需分离腹膜及下推膀胱,于子宫下段膀胱反折腹膜上2 cm处,直接横向切开子宫全层一小口,吸净羊水,钝性撕开子宫约10 cm娩出胎儿,缝合子宫及关腹,同常规剖宫产术。子宫下段低位切口组行常规剖宫产。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出血量高位切口组平均出血量为(336.04± 74.51)ml,明显低于低位切口组的(481.44±102.1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967,P<0.01)。

    2.2术中出血率术中出血以>500 ml计算,高位切口组39例,出血率9.75%;低位切口组82例,出血率为20.05%,高位切口组术中出血率明显低于低位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术中副损伤低位切口组:膀胱损伤1例,切口撕裂19例(4.75%);高位切口组:无一例膀胱损伤,切口撕裂1例,为特大儿,体重4450 g。

    2.4术后病率术后24 h~7 d,不连续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者列入术后病率。高位切口组为9.75%,低位切口组为1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晚期产后出血高位切口组无一例发生,低位切口组2例,1例于术后25 d发生阴道大量流血,经抗炎宫缩剂治愈,1例发生于术后28 d,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肉眼见原延裂切口处内膜缺如,病理报告为炎性改变。见表1。

    表1两组术中出血及并发症比较例(%)

    组别出血切口延裂术后发病晚期产后出血

    高位切口组(n=400)39(9.75)1(0.25)39(9.75)0

    低位切口组(n=400)82(20.05)19(4.75)42(10.5)2(0.5)

    P值<0.05<0.05>0.05<0.05

    3讨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常因子宫切口撕裂引起,子宫切口过小、过低,胎头过大、过低,致使胎头娩出困难而强行用力,不仅裂伤宫颈,亦有裂至子宫上部,甚至达圆韧带处[1]。防止术中出血,应正确选择子宫切口。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位于膀胱反折腹膜上2 cm处,切口近子宫上段,肌肉较厚,约为1~1.2 cm,缩复能力强,切口自动缩短,很快锁住开放血窦,加之距先露部压迫的颈峡中下段较远,切口不易撕裂,损伤动静脉分支及膀胱机会减少,切口易暴露,缝合方便,出血少。本文高位切口组400例,发生切口撕裂仅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