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280197
甲亢合并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肾炎1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5日 邓礼 扈小芳 孙剑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九进症; 肠出血-肾炎综合症; 血清学诊断指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10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原发性小血管炎重要的血清学诊断指标,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是Anti-GBM相关肾炎重要的血清学标志物。随着对Anti-GBM及ANCA检测方法学的进展,一部分患者血清中可同时检测到Anti-GBM和ANCA,并形成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但甲亢合并Anti-GBM和(或)ANCA阳性肾炎患者的病例国内外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发现肾功能不全6 d入院,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10余年,间断服用丙硫氧嘧啶,2片/次,3次/d,后逐渐减量为1片/次,1次/d,3个月前已停药。体查:血压138 mm/80 mm Hg,甲状腺II度肿大,质软,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入院后尿常规+沉渣示:尿蛋白3+,隐血3+,变异型红细胞占70%。24 h尿蛋白定量3450 mg,血常规示Hb 73 g/L,白细胞数及血小板为正常,肝肾功能:Scr 324 μmol/l, BUN 12.54 mmol/L,白蛋白 26 g/L。结缔组织全套:ANA(1:80)阳性,p-ANCA阳性。GBM阳性,MPO阳性。甲亢全套:T3 1.23 ng/ml,T4 13.40 μg/ml,TSH 0.013 U。肺部CT示:双肺渗出性病变;双肾彩超示:左肾120 mm×41 mm,右肾122 mm×42 mm;肾活检光镜示15个肾小球,14个肾小球球性硬化,11个肾小球伴新月体形成(其中4个细胞性大新月体,1个细胞性环状体,4个细胞纤维性大新月体,2个细胞纤维性小新月体,见图1),余肾小球系膜基质节段性轻-中度增生,系膜区可见嗜复红物沉积,基底膜节段性僵硬增厚,毛细血管腔受压,开放不良,部分节段内皮细胞成对出现及炎性细胞。免疫荧光示:IgG(+~++),C1q(+)沉积于毛细血管袢。入院后第12天予以甲泼尼龙200 mg静滴冲击3 d后,继予以甲泼尼龙40 mg/d,加用环磷酰胺0.6g/次,2次/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无痰中带血,出院时复查肾功能示:Scr 146 μmol/L,BUN 11.68 mmol/L,尿检示尿蛋白1+,血3+,24 h尿蛋白定量1350 mg,肺部CT示肺部病变明显吸收。出院1个月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肾功能示Scr 124 μmol/L,BUN 15.13 mmol/L。肝功能:白蛋白 43.2 g/L。p-ANCA弱阳性;MPO阳性,GBM阴性。胸片复查明显吸收、好转。再次给予环磷酰胺0.6 g/次,2次/月,将激素逐渐减量。3个月后复查p-ANCA阴性;MPO阴性,GBM阴性;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肺部CT复查正常,双肾彩超示左肾100 mm×40 mm,右肾101 mm×41 mm。

    图1 肾小球伴新月体形成肾活检光镜图

    2 讨论

    肺出血-肾炎综合症(good pasture syndrome,GPS)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环境变化或病毒感染可诱发存在于肾小球基底膜、肺泡基底膜中的IV型胶原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隐藏其中的抗原决定簇暴露,抗GBM抗体产生,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肾脏、肺损伤。GPS常表现为三联征:肾小球肾炎(多为新月体性肾炎)、肺出血和抗GBM抗体形成。GPS肾脏病变光镜多数表现为大量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特征性改变主要为IgG沿GBM连续线样沉积。近年发现,在抗GBM 抗体阳性患者中,约20%~40%的患者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刘娜等[1]研究表明,抗GBM阳性伴ANCA阳性患者肾脏病理多为新月体肾炎,免疫荧光表现为不典型IgG、C3呈细颗粒样沿GBM线样沉积。国外有学者建议将血清抗GBM抗体与ANCA双阳性的新月体肾炎定义为IV型新月体肾炎[2]。

    Hellmark等[3]曾报道1例服用4年的PTU甲亢患者合并GPS病例,国内尚未有报道。而PTU所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例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且PTU所致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多有抗MPO抗体。以往认为可能与ANCA引起小血管壁损害,暴露了GBM抗原,导致抗GBM的产生有关[4]。但又有病例报道在抗GBM肾炎后出现ANCA相关性血管炎,且Amishi报告1例双阳性新月体肾炎患者三年后出现ANCA相关性血管炎,提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种潜在的联系导致抗GBM抗体与ANCA双阳性的新月体肾炎[5]。于峰等[6]研究北大医院15例PTU诱发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发现,肾脏病理以局灶坏死性新月体肾炎为主。

    本例患者病理结果为新月体形肾炎,IgG(+~++),C1q(+)沉积于毛细血管袢,停服PTU,并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疗效较好,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恢复正常。提示甲亢合并GPS预后较单纯GPS好。其机制可能是PTU致MPO-ANCA阳性小血管炎后进一步引起抗GBM的产生,也可以考虑PTU致抗GBM肾炎后通过某种机制诱发ANCA阳性,其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娜,赵明辉,章友康,等.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肾炎(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15(04):1-7.

    [2] Glassock R 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