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2)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糖尿病是复合病因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3]。胰岛素通过增加糖的去路,减少糖的来源,使血糖降低,能促进全身组织,尤其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和葡萄糖利用,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促进葡糖糖转变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内,从而降低血糖的水平。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多种基因细微变化叠加效应的后果。环境因素中主要为摄食过多、体力劳动过少导致肥胖,可引起一系列代谢变化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如游离脂肪酸、TNF-a、瘦素、抵抗素等增加和脂联素降低以及慢性内质网应激等,进一步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加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更是贯穿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主线,是连接它们的纽带,为这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叶酸也叫维生素B9,常见于绿叶蔬菜中,是由英国Lucy Wills的医生首先发现确定的,是DNA复制过程必需的一种辅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一旦缺乏叶酸,会发生严重贫血,因此叶酸又被称为“造血维生素”。目前其在临床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预防神经管缺陷、降低新生儿其他类型的出生缺陷风险、预防孕妇贫血、维持DNA和细胞基本结构、减少孕妇先兆子痫的风险。国外有研究显示,叶酸的服用可以显著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出现损伤后,服用叶酸一样可以逆转其损伤作用,改善患者血管功能。实验室研究发现,叶酸可改善胰岛素受体,提高其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和细胞表面受体的有效结合,抑制肠道黏膜吸收葡萄糖,影响肝糖代谢及糖代谢,从而降低外周血糖,还可以提高ISI指数,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是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都应补充叶酸,服用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长期过量服用叶酸会干扰孕妇的锌代谢,锌元素的不足,同样会影响胎儿发育,如果补充叶酸每天达到400 mg,超出建议范围1000倍,不但会损伤胎儿的生殖系统,而且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4]。
综上所述,叶酸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参考文献
[1] 江晓津,李俊英,丁维珍,等.叶酸对糖尿病病人血浆Hcy、尿清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07,22(5):407-408.
[2]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
[4] 刁迎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1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