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274309
磁共振DWI和1H-MRS在团块状脑梗死及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5日 苏国华 肖志季 王涛 马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DWI和1H-MRS在块状脑梗死及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共总结了5例脑梗死病例,均行常规MRI及DWI检查,2例加做H-MRS检查;10例脑胶质瘤病例,均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总结脑梗死及脑实质性肿瘤DWI和1H-MRS的异常表现,并对比分析两类疾病的不同特点。结果:急性脑梗死于DWI均呈高信号,行1H-MRS检查者见Lac峰;脑实质性肿瘤于DWI呈低信号,MRS可见NAA降低,Cho增高,Cho/NAA及Cho/Cr均增高,部分见Lac峰。结论:DWI和1H-MRS较具特征性,在脑梗死及脑实质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分析; 磁共振弥散成像; 脑梗死; 脑肿瘤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57

    脑梗死及脑实质肿瘤是工作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当其具有典型的形态或分布特点时CT及MRI诊断并不困难,但当病变不典型时诊断比较困难,这时应用DWI(弥散加权像)及MRS(磁共振波谱分析)往往可以找到特征性的表现,对这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本组回顾性分析了仅从形态学难于鉴别的5例脑梗死及10例脑胶质瘤病例的DWI及MRS表现,旨在提高对DWI及MRS的认识并加以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病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60岁,平均46岁,5例诊断为脑梗死,10例诊断为脑胶质瘤,并有5例术后证实为胶质瘤。诊断脑梗死者临床均有突发偏侧肢体障碍或伴失语,诊断脑胶质瘤者多数以中长期头痛不适就诊,2例伴有癫痫发作。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GE SIGNA 1.5T超导型MR机上使用头部正交线圈进行检查。所有病例常规作DWI及MRS,诊断胶质瘤者均做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扫描参数:DWI TR 10000MS,TE 106.8MS,b值1000,矩阵256×256。MRS点分辨波谱法[PRESS] TR 1000MS,TE 144MS,自动匀场,NEXT 1次,兴趣区[ROI]根据病变范围而定,后处理软件自动完成信号平均、基线校正、相位校正、代谢物识别和谱线下面积计算,以及自动分解ROI为面积固定的多个像素矩阵。所得代谢物的数值代表各化学物质的浓度。分析化学成分包括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胆碱)、Cr(肌酸)、Lac(乳酸)、Lip(脂质)。

    2 结果

    5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 d DWI检查均呈高信号,1例较大病灶患者一周后复查DWI仍见较明显高信号(图1C)。2例MRS均见明显Lac峰,Naa降低。

    10例脑胶质瘤患者绝大部分DWI均呈低信号(图2A),仅1例瘤内可见结节状高信号。MRS可见NAA降低,Cho增高,Cho/NAA及Cho/Cr均增高,部分见Lac峰(图2D)。MRI增强4例明显强化,2例弱强化,4例未见明显强化。

    图1 右额颞叶发病1 d的急性脑梗死病例影像图

    注:T1WI(图1A)病灶显示不明显,T2WI(图1B)见病灶呈稍高信号,DWI(图1C)可见病灶呈明显高信号,提示病变有细胞毒性水肿,为急性脑梗死

    图2 左额颞叶及基底节区II级星型细胞瘤病例影像图

    注:TWI1(图2A)、T2Flair(图2B)呈T1低T2高异常信号,与常见脑梗死类似,但于DWI(图2C)未见明显高信号(弥散不受限),MRS(图2D)可见病变区NAA降低,Cho明显增高,提示系肿瘤性病变

    3 讨论

    3.1 DWI检出病灶的机制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反映水分子的布郎运动以及水分子跨越细胞膜的转移运动,成像时间短,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内检测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方法[1]。水分子扩散正常时,图像呈等信号改变,当局部脑血流量 [rCBF]减少至电衰减域值时,则出现脑电功能障碍,随着rCBF的进一步减少并持续一段时间,细胞代谢改变甚至膜结构改变,ATP生成减少、耗尽,细胞膜Na-K泵功能丧失,细胞外Na+、Ca2+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渗透压增高,致细胞外水分子进入细胞内,产生细胞毒性水肿,同时细胞外间隙减小。由于受细胞膜的限制,此时病灶内的水分子弥散运动减弱,故于DWI呈高信号。这时缺血脑组织含水总量并未增加,只是细胞内外含水量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CT及常规MRI往往无异常发现[2]。目前多数学者认为,DWI最早在发病1 h即能检出病灶,但绝大多数患者从发病到检查往往已经数小时,所以等到MRI检查时,DWI已经能显示病灶。从本组脑梗死病例看,发病后1~3 d信号明显高(图1C),之后高信号逐渐减弱,较大的脑梗死于发病后一周仍可呈高信号。之后由于细胞膜崩解,失去对水分子的限制作用,加之间质水肿出现,高信号逐渐降低。近年来,临床上DWI主要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其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3-4]。

    3.2 常见代谢物的意义 NAA是神经元和轴索生存能力与密度的标记物,或称神经元标记物;Cr在肝和肾中合成,在脑代谢物中最稳定,被用为内部基准值;Cho磷脂代谢的成分,细胞膜转换的标记物,反映细胞增殖;Lac-无氧酵解代谢产物,Lip-提示髓鞘坏死和/或中断[5]。

    3.3 本组10例脑胶质瘤均见实质部分表现为NAA降低,Cho明显增高,Cr降低,部分出现Lip及Lac峰,同时Cho/Cr及Cho/NAA增高(图2D),与绝大多数学者报道一致。目前普遍认为脑肿瘤具有相似的病理波谱特征,其中Cho、Cho/Cr、Cho/NAA比值增高强烈提示系肿瘤性病变,这对于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6]。

    3.4 典型的脑梗死有分布部位及形态特点,而脑胶质瘤一般具有瘤体形态、水肿及占位征象。在一般情况下诊断比较容易,但当病变部位及形态均不典型时,仅凭CT或常规MRI作出诊断往往很困难。此时在以往的工作中,笔者一般都是选择进一步做增强检查,帮助鉴别诊断。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会明显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耽误时间、延误治疗,同时也增加科室工作量。在遇到早期脑梗死或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时诊断不明确时,增强检查病灶不强化,这时增强检查对病变的鉴别诊断没有作用。基于DWI能简单、准确地鉴别急性脑梗死,MRS能基本定性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因此,此时应用DWI及MRS检查不仅相对简单,而且往往可以得到比较明确的诊断结果,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凭DWI或MRS表现就作出诊断,单纯DWI图像上的异常信号可能只是反映局部组织细胞内外含水比值的增大,此异常信号不仅在细胞毒性水肿发生时出现,也会在某些其他病理生理状态时出现,如多发硬化的活动病灶、部分肿瘤、血肿、脓肿及急性脑损伤等病变,在DWI上亦可见异常高信号[1,7],而且慢性脑梗死DWI信号没有明显特点,因此诊断时需要结合病史等考虑。本组5例病例均有明确的突发病史,对作出脑梗死的鉴别诊断特别有帮助,而10例脑胶质瘤病例发病缓慢,没有明显的定位体征,部分伴有癫痫,也符合肿瘤的发病特点。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