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29期
编号:12314186
屈髋肌肌力不平衡与骨盆旋移症关系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2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屈髋肌肌力不平衡与骨盆旋移症关系。方法:将60例确诊为骨盆旋移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与治疗后15 d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即刻治愈例数为25例,显效22例,好转9例,无效4例;手法矫治治疗后即刻屈髋肌肌力不平衡改善率93.33%,屈髋肌肌力减弱与“阳脚”侧别相关,也与X光髂骨宽、闭孔小的侧别相关。手法矫治治疗后15 d治愈例数为30例,显效23例,好转7例,无效0例;屈髋肌肌力不平衡改善率100%。结论:手法矫治骨盆旋移后屈髋肌肌力不平衡明显改善。

    【关键词】 屈髋肌肌力; 手法矫治; 骨盆旋移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75

    骨盆旋移综合征在欧美国家对其研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1],以骨盆为功能单位来研究其病理变化,而不局限与单一关节同时将骨盆的病理变化放回到“腰、盆、髋”共轭系统及“骶、蝶、枕”共轭系统中分析、阐释,使大家对该病的认识更全面、更接近本质[2]。国内学者也已重视骨盆旋移综合征,在脊柱病因学理论的指导下[3],龙层花、钟士元[4—5]通过三维坐标对骨盆旋移的类型做了较为实用的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