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335993
AMI患者CK—MB峰值与单核细胞相关性以及对患者预后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龚国忠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AMI)CK-MB峰值结果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值的关系,分析患者预后。方法: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预后情况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正常对照组67例,分别统计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结果,同时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值,并比较各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值以及相关性。结果:患者单核细胞与CK-MB值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r=0.73,P<0.05),预后良好组单核细胞结果为(0.60± 0.23)×109/L、预后不良组为(1.19±0.59)×109/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后良好组CK-MB结果为(147.96 ±87.30)U/L,预后不良组为(286.33 ±145.76)U/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通不良时CK-MB值峰值和单核细胞结果可以作为早期AMI患者病情预后的判断指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单核细胞;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发病率日渐增高。梗死后全身炎症反应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单核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各种炎性反应过程并且呈高表达[2-3]。AMI猝死的患者尸检中发现有心肌组织炎症浸润,而单核细胞增高则是特异炎症反应指标,而且是心脏不良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4]。近年来AMI治疗的进展使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不断改善,但AMI后的死亡率仍然很高。本文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单核细胞值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并被确诊为AMI的患者89例,男52例,女37例,年龄45~78岁。记录患者入院1~3 d内CK-MB的检测最高值和血常规检验单核细胞结果,并记录住院期间主要治疗过程和出院时的情况。根据治疗后预后情况和单核细胞结果进行分组,并比较两者的相关性。

    1.2 分组方法 根据治疗后预后情况和单核细胞结果进行分组。(1)按单核细胞(G)计数( ×109/L)分组标准:G1:单核细胞计数≤0.5为24例;G2:0.5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8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