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336027
心理护理辅助药物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刘雪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治疗癫痫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合并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有明显好转,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药物治疗癫痫患者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药物治疗; 癫痫; 护理

    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的重症之一,由于其发作不可预知性、长期性及难治性的特点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行为,而且也给患者家属及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文献报道[1-2]大部分癫痫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敌对、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癫痫患者的治疗不再是以控制症状为主的药物治疗,而是以药物为基础配合心理护理的综合治疗模式。自2010年以来,本院通过对82例癫痫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心理干预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癫痫患者82例,纳入标准参考:(1)有典型的临床发作;(2)有典型的脑电图发作;(3)抗癫痫有效[3]。排除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其他严重肝、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40.9±2.3)岁,大发作19例,小发作13例,部分性发作9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例,初中或中专12例,小学及以下21例。病程(9.8±2.3)年。观察组男30例,女11例,年龄(43.7±2.7)岁,大发作20例,小发作12例,部分性发作9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9例,初中或中专10例,小学及以下22例,病程(9.6±2.7)年。两组年龄、性别、癫痫类型、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发作情况。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癫痫患者由于长期的服药、发作不稳定性的影响,心理很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焦躁等情绪,部分患者还有敌对、轻生等情绪,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鼓励患者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多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向患者讲述癫痫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了解服药的必要性,消除患者对长期服药的担心,打消对癫痫发作的恐惧感,增强器抵抗疾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2)提高遵医行为的依从性。由于癫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药物的遵医行为极其重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强调坚持用药与癫痫发作的利害关系,让患者及家属认识遵医服药的重要意义,增强患者服药的依从性。(3)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在让患者对癫痫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充分让患者认识个人心态对癫痫治疗、转归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正确良好的心态,建立健康的心理,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4)提高家属的相关知识。癫痫的发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家属的个人抢球能力及对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对患者的治疗及其重要,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宣教,增强家属对癫痫的相关认识,掌握癫痫发作时的抢救要领,同时,了解相关药物的某些副作用,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积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正确接收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控制:发作减少100%;显效:发作减少≥75%;有效:发作减少≥50%;无效:发作减少<5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明显变好,且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8.263 P=0.041)。见表2。

    3 讨论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性抽搐和意识障碍,同时伴有感觉异常[3]。癫痫的类型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部分性发作[4]。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并发症,其致残率为30%~60%[5]。癫痫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然而,理想的根治方法目前尚且缺乏。已有文献报道,心理护理在控制癫痫发作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的作用[6-8]。本研究通过对82例癫痫患者采取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家属的相关知识等心理干预措施,发现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护理在辅助药物治疗癫痫患者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控制癫痫患者的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癫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心理护理对癫痫患者的治疗意义也会逐步受到关注,而心理干预在临床的应用相信也会慢慢成为癫痫患者药物治疗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

    参考文献

    [1]丁美仙.42例癫痫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政策[J].当代医学,2008,137(2):116-117.

    [2]张爱芹.癫痫病人心理障碍及心理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5,25(2):70-71.

    [3]许一帆.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37-38.

    [4]孔宪寿.癫痫患者60例麻醉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3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