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336076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对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了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评价其诊疗过程及结果。结果:23例患者经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获成功,并于术后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X线摄片复查显示,全部病例植骨融合良好,融合时间平均为12周,颈椎稳定,无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亦无假关节、骨不连以及生理曲度改变等发生;脊髓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具有创伤小,植入骨块愈合快,颈椎高度恢复好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改善受损脊髓神经功能亦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前路减压; 植骨; 带锁钢板内固定; 下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神经损伤
, 百拇医药
    下颈椎是颈椎发生外伤较多的部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和神经根损伤亦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可造成患者高位截瘫。因该病治疗不当后果严重,所以尽早地对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临床研究表明,尽早对患者进行彻底有效的减压、复位以及损伤节段的固定融合,能够使受损的脊髓神经得以解压,恢复并改善其功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1]。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对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取了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治疗,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7例,女6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0.5±8.0)岁。交通事故伤7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7例,摔伤1例,受伤至入院救治时间为6~18 h。损伤部位为C4~5 4例,C5~6 8例,C6 5例,C6~7 6例。所有骨折脱位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损伤,依据Frankel标准分级:A级 1例,B 级4例,C级 6例,D级 1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双手麻木和四肢运动减弱甚至瘫痪。入院均经X线、CT或MRI检查确定诊断。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麻醉方式选取全麻,仰卧位,颈椎前入路,暴露伤椎及邻近的脊椎和椎间盘,并在伤椎邻近的椎体正中打入撑开器螺钉,连接Caspar撑开器,调解张力,以维持颈椎的稳定性[2]。对于单纯脱位患者,先行复位再行环锯法椎体间钻孔减压;若单纯骨折患者,行椎体次全切除联合下椎间盘摘除达到减压目的;若为骨折脱位患者,则先行复位后再行骨折椎体次全切除予以减压[2]。椎体间自体髂骨块植骨,带锁钢板作内固定处理,逐层关闭切口。

    1.2.2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予以抗生素3~5 d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可辅以维生素、脱水剂以及神经营养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以颈围固定3个月。术后随访,以了解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情况、脊髓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3例患者经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获成功,并于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X线摄片复查显示,全部病例植骨融合良好,融合时间平均为12周,颈椎稳定,无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亦无假关节、骨不连以及生理曲度改变等发生。脊髓神经功能方面,Frankel分级显示:A级 0例,B 级2例,C级 4例,D级 5例,E级12例,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

    3 讨论

    下颈椎骨折脱位是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患者可随之而产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因心血管疾病而导致死亡[3]。有研究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男性比女性高出5倍,常因交通事故、工矿事故或运动损伤所致[4]。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压力多来自于椎管前方,因此,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前路手术能够实现彻底减压,重建损伤颈椎节段的稳定性。前路减压取仰卧位,这样可以避免摆体位时对颈椎的移动,从而减少了对脊髓和神经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该术式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植入的骨块愈合快,颈椎高度恢复好等优点。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而言,在采用颈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同时联合带锁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因为如果植骨界面不够牢固,可造成愈合不良或形成假关节,同时存在导致远期颈椎不稳定和畸形的可能,而采用带锁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恰恰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植骨融合,从而提高疗效。此外,带锁钢板的另一大优点则是它使螺钉和钢板构成一个整体,这样保证了即使螺钉出现松动也不会从钢板脱出[5],不仅保证固定的稳固性,也降低了感染、断钉、螺钉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对2006年12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采取了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并随访6~24个月。X线摄片复查显示,全部病例植骨融合良好,融合时间平均为12周,颈椎稳定,无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亦无假关节、骨不连以及生理曲度改变等发生。脊髓神经功能方面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具有创伤小,植入骨块愈合快,颈椎高度恢复好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改善受损脊髓神经功能亦可获得满意疗效。临床工作中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在遵循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禁忌证的前提下可首选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万明,庄颜峰,李杰,等.颈椎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作用[J].颈腰痛杂志,2003,24(3):129-131.
, 百拇医药
    [2] 廖瑛扬.前路和后路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20-1621.

    [3] 王义生,翟福英,许建中,等.前路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J].脊柱外科杂志,2004,2(4):230-231.

    [4] 孙正义,夏亚一.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例研究[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15.

    [5] 刘瑾,谈敬忠.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9,11(9):70-71.

    (收稿日期:2012-08-16) (本文编辑:车艳), http://www.100md.com(孙远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