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346912
超声直接与间接征象对急性阑尾炎分型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张爱红 申国升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的直接和间接征象,探讨急性阑尾炎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根据其直接和间接征象进行超声分型,并与病理对照。结果:超声分型诊断符合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3.3%(25/30),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1.9%(57/62),坏疽性阑尾炎85.7%(12/14)。结论:超声直接和间接征象能较确切的反映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正确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对急性阑尾炎的分型作出诊断。

    【关键词】 超声; 直接; 间接; 阑尾炎分型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在基层医院外科住院患者尤较多见。超声作为有效的检查手段,其临床价值已被肯定,但是超声对分型的诊断仍是一个待研究和规范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诊断,旨在进一步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分型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均来自本院检查的住院患者,其中男66例,女40例。这10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术前均行阑尾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到手术间隔时间3~24 h。

    1.2 仪器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SSA-680A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12 MHz,患者取仰卧位,利用回盲瓣顺钟向转向移动法、右侧腹纵横切升结肠盲肠法及右下腹麦氏点任意扫查法检查阑尾[1],在患者指定的最痛处做重点检查,并适度局部加压,在直接显示阑尾的病例中,根据阑尾的肿胀程度、浆膜及壁层的回声情况结合临床分型进行超声分型,观察指标如下。(1)单纯型:阑尾轻度肿胀,直径>7 mm,阑尾浆膜光滑,壁层回声均匀。(2)化脓型:直接声像为阑尾明显肿胀,直径多>10 mm,浆膜明显增厚,壁层不均匀低回声。(3)坏疽型:直接声像为阑尾显著肿胀,浆膜增厚模糊,如果并发穿孔则其局部浆膜不连续,壁层局部显示低回声小区,形成阑尾脓肿超声则变现为右下腹混合型包块。同时观察以下间接征象表现,①回盲部水肿;②右下腹局部肠间隙积液;③局部强回声;④气体多次反射。

    2 结果

    3 讨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较轻,仅局限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图1),阑尾的直接、间接征象诊断率均相对较低,在间接征象中出现回盲部水肿占50%,右下腹局部肠间隙积液占20%;随着炎症的加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直达肌层和浆膜层,阑尾浆膜面由纤维素渗出,这时阑尾肿胀明显,适度加压时正常肠管壁易萎陷而炎性阑尾的管壁柔韧性差,不能被压缩,容易显示。同时因为炎症的加重回盲部水肿和局部积液的检出率也增多,回盲部水肿占82%,局部积液占25%,由于此时阑尾周围炎症明显,大网膜移位,阑尾周围大网膜包裹,超声表现为阑尾前方不规则片状高回声,将其命名为阑尾周边高回声结构[2],本型中局部强回声占61%(图2);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时,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穿孔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表现为右下腹混合型包块,其特异性较高。在此型中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肠管麻痹积气,造成局部气体的多次反射影像[1],气体多次反射占71%。值得提出的是,(1)由于急性阑尾炎的病程进展较快,有资料报道阑尾炎从症状出现至穿孔大约需要36~48 h[3],因此手术时间的早晚是影响超声分型诊断准确率的一个重要因素。(2)超声分型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容易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利用超声检查方便、快捷、无痛苦、资料可靠等优势,通过直接征象结合间接征象对阑尾炎进行分型诊断,对术前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魁.超声间接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 ,28(3):281-283.

    [2] 方凡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5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