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341
磷酸肌酸钠治疗51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王爱琴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3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分为52例对照组和51例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的观察组,连续治疗1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75.00%,P<0.01;组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预后差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健康[1]。因此,有效保护心肌和提高心脏功能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经临床体征和心电图等检查确诊,符合陆再英[2]《内科学》中关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对照组52例,男28例(53.85%),女24例(46.15%);年龄47~76岁,平均(57.5±10.4)岁;病程1.4~6.7年,平均(2.6±0.8)年。观察组51例,男27例(52.94%),女24例(47.06%);年龄47~79岁,平均(57.6±10.5)岁;病程1.4~6.9年,平均(2.6±0.8)年。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ACEI或ARB等常规基础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磷酸肌酸钠2 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糖尿病患者加用胰岛素拮抗;病情危重患者视病情需要给予2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

    1.3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参考李艳[3]研究,结合心功能评级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者为治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者为显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者为有效;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未见任何变化者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2。

    2.3 治疗期间,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例;治疗组发现轻微恶心1例(1.96%),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疾病,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与心肌灌注不足和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等引起心肌细胞严重缺氧、缺血,进而导致心肌能量利用不足和细胞功能障碍发为心力衰竭[4]。因此,治疗该病当以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为主。

    磷酸肌酸是一种以高能磷酸基暂存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参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合成,并在水解为肌动球蛋白收缩中提供心脏功能所需的能量。因此,该物质在维持正常的心肌功能和能量代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磷酸肌酸水平不足时,心肌氧化代谢减慢成为心肌细胞损伤而发病的重要因素。磷酸肌酸钠中含有大量的维持心脏细胞功能能量代谢的磷酸肌酸,能够对心脏各个位置上的细胞提高所需能量,并且为离子通道提供能量,从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不足和纠正心衰症状。现代研究表明[5]:磷酸肌酸钠能够抑制5-核苷酸,降低AMP降解和抑制抗ADP对磷酸肌酸糖焦磷酸合成酶,从而促进AMP合成和保持细胞的高能量状态。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75.00%(P<0.01);组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邓恩平,黄汉光,李艳.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