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4期
编号:12357787
胰腺微循环障碍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4期
     4.5 胰腺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AP时的作用 肾素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又肾脏的近球细胞合成、储存和释放。肾素通过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生成血管紧张Ⅱ,在血管紧张素酶A,生成血管紧张Ⅲ。在胰腺的组织细胞上存在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其于体内的血管紧张素Ⅱ结合,调控胰腺内胰酶的分泌。大量的实验证明,在AP时RAS系统处于上调状态,抑制RAS系统可以有效的控制AP时的感染及纤维化。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增加可以明显刺激血管通透性因子的合成与分泌,使炎性细胞的浸润和血浆蛋白的渗出增加[12]。血管紧张素II还可刺激黏附分子和化学因子的合成,诱导单核细胞和白细胞的迁移和黏附,可通过药物如络沙坦等药物来控制胰腺炎的发展及预后。

    5 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对AP的治疗

    5.1 对于普通型轻型胰腺炎通常为一种自限性、不需要特殊的临床治疗,大多都可以康复。然而转变为重型胰腺炎的患者,往往治愈希望较小,大多通过内、外科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3]。少数重症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胰性脑病、SIRS、MODS等者多数通过重症监护治疗,其发生病死率较高。因轻型胰腺炎可以像重症转变的风险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