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4期
编号:12357948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染色体培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染色体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短期培养加刺激因子的方法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染色体培养分析。结果:采用加入刺激因子的这种方法培养全部成功。结论:加入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促进骨髓细胞的分裂增殖,获得较多的中期分列相,可以推广,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刺激因子; 染色体培养

    全血细胞减少(Pancytopenia,PCP)是指外周血中的三种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低于正常值,是各种疾病造成的一种外周血象的改变[1]。多种疾病外周血可呈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全血细胞减少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在某一侧面的共同表现。按病理生理的不同全血细胞减少可分为由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低增生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骨髓纤维化、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淋巴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转移癌等。骨髓生成障碍可进一步分为非克隆增殖性疾病与克隆增殖性疾[2]。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临床并不少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