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357235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管并发症关系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杨少勇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12周内平均血糖标准差(SDMG)和12周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值作为分组依据,观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各组间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1组(6.5%

    9.0%;SDMG≥2 mmol/L)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36.8%)高于B2组(HbA1c>9.0%;SDMG<2 mmol/L)(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24.1%)高于B2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变异性是独立于HbAlc的影响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予以正确的监测和评估,对于改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具体的临床效果还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性研究得以明确。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平均血糖标准差; 血糖波动性; 血管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3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心、眼、肾、神经及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1]。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感染性并发症以及慢性并发症,其中慢性并发症以血管病变为主,此外还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糖尿病足等。高血糖是导致慢性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重要标志之一,血糖波动对血管的危害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有关,血糖的波动性更与之密切相关[3]。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病变范围广,涉及组织器官多,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的监测,以及其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关系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58~74岁,平均(69.5±8.2)岁。所有患者均依照1999年WHO糖尿病分型与标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HbA1c均大于6.5%。将存在高血压病史、感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性疾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及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患者排除在外。

    1.2 方法 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血糖监测,观察并记录就诊12周内同日清晨、三餐前后以及夜间毛细血管血糖值,计算平均血糖标准差(SDMG),并统计12周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依据检测的HbA1c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6.5%

    9.0%。各组患者再依据SDMG是否>2 mmol/L各分为两个亚组(A1、A2和B1、B2),观察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各组间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28个月。A1组发生慢性血管并发症7例,发病率24.1%,高于A2组的12.0%(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慢性血管并发症7例,发病率为36.8%,高于B2组的15.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为24.1%,高于B2组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高血糖主要有两种表现,即慢性恒定性高血糖和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研究表明,除持续的高血糖水平会对机体造成损害,血糖波动也可对血管造成危害,它影响着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4]。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血糖波动幅度大小而增减,而预后则与血糖波动幅度大小呈反相关。McCarter[5]在研究中以平均血糖标准差(SDMG)作为受试者血糖变异性的衡量指标,结果发现,血糖变异性对HbAlc的影响很小,因此,HbAlc无法反映血糖波动的大小,也说明血糖变异性是独立于HbAlc的影响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连续的血糖监测(fcontinuous glueosemonititors,CGM)是监测血糖波动的重要方法,采集到的血糖水平相关信息包括血糖动力学的重要信息,对了解血糖水平的各种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因其高精确性在临床血糖监测领域凸显优势,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GMS进行了血糖波动情况的监测,将6.5%

    9.0%的患者分至不同组别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03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学创新》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