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7期
编号:12356102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一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并后纵韧带骨化症(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7期
     3.1.2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 由于脊髓型颈椎病并后纵韧带骨化症属于颈椎退行性病变,一般年龄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日本人的发病率为50岁以上人群在总人群的发病率达3.2%。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理论上来说能彻底充分的减压,是一种理想的术式。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考虑到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对脊柱破坏多[8],不利于颈椎的稳定性。许多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不能耐受此手术,故这类患者一般以解除当前主要压迫,缓解主要症状,尽量保持颈椎结构的完整性,以利于颈椎的稳定性。同时前后路联合手术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这也是很多患者放弃此术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一期前路手术的特点和适应证 由于颈椎病的椎间盘突出、骨赘以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骨化块位于脊髓的前侧,造成对脊髓腹侧的直接压迫,因此通过前路切除骨化灶和突出的椎间盘减压,可直接解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前路手术尽可能切除韧带骨化组织是手术治疗OPLL的根本目的,它既可直接解除致压因素,又能防止后期OPLL继续生长。

    对OPLL范围不超过2个节段者亦应先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可使局部椎管扩大。对3节段者,亦可选择压迫最重2个节段开槽减压,术后恢复不满意者再从后路减压,如本组病例中仅有1例效果不佳而行二期后路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Tsukimato H. A case report autopsy of syndrome of compression of spinal cord owing to ossification within spinal canal of the cervical spine[J] .Arch Jpn Chir,1960,29(1):1003-1007.

    [2] Hanakita J, Suwa H. Namura5etal[J].Spine, 1994,19(4):411-418.

    [3] 董军,袁文,王新伟,等.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因的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08,6(1):67-69.

    [4] 林泉,林久灶.高危颈椎17例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2):300-303.

    [5] 王德利.多阶段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方法与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2(4):313-314.

    [6] 刘先银,磨新发.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0(6):367.

    [7] 刘平均,丁原.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 ,6 (26):12-15.

    [8] 薛经来.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 (15):187-189.

    (收稿日期:2012-10-11) (本文编辑:车艳), http://www.100md.com(孙彦鹏 史相钦 卜保献 马虎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