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356141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和治疗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李毅云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究并总结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2月-2011年2月因呕血和(或)黑便而诊断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针剂注射,B组患者除使用奥美拉唑外,同时使用联合止血三联(止血敏、维生素K1、止血芳酸)。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48 h、72 h的上消化道出血量,呕血和(或)便血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24 h内,B组患者胃内pH达到2.5时的人数为33例,占82.5%,A组患者胃内pH达到2.5时的人数为23例,占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5,P<0.05)。A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为24例,占60.0%,B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为39例,占97.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6.81,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止血三联剂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奥美拉唑,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和治疗

    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非静脉曲张引起的出血被称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常见病因有胃黏膜糜烂、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道阻塞、胃癌、胰腺炎、食管癌及咽炎等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黑便、腹痛、贫血及胆道出血,胃窥镜检查可见大量血凝块和血性泡沫。笔者对2007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药物治疗,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2~75岁,平均(40.3±5.6)岁,随机分成A、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中有15例慢性胃溃疡患者,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9例黏膜病变患者,出血量150~350 ml。B组患者中有12例慢性胃溃疡患者,1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11例黏膜病变患者,出血量150~350 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B两组患者均处于静卧、禁食状态下。A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对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针剂注射,将奥美拉唑45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10 ml中进行静脉点滴,2次/d。B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如下,除使用奥美拉唑外,同时使用联合止血三联(止血敏、维生素K1、止血芳酸)。具体数值为止血敏0.2 mg+维生素K1 10 mg+止血芳酸2 mg混合于50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点滴,1次/d。并对A、B两组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若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及时补充红细胞悬液[2]。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48 h、72 h的上消化道出血量、呕血和(或)便血情况进行比较,判断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得出更好的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当A、B两组分别使用相应药物后,统计胃内pH达2.5时所需时间,分别记录治疗后24 h、24~48 h、48 h三个时间段的例数。若24 h内控制住出血,无出血现象,则为显效;若24~72 h内能不再出血,不见出血痕迹,则为有效;若72h内不能控制住出血,仍见有出血,则改用其他治疗方法[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胃内pH达到2.5时的例数情况见表1。

    表1结果显示,B组患者在每个时间段胃内pH达到2.5人数高于A组患者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5.95,P<0.05)。

    2.2 A组和B组经治疗后的具体疗效情况见表2。

    表2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为24例,占60.0%,B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为39例,占97.5%,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6.81,P<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60/15万~180/15万,死亡率为4%~7%[4]。近20年来,人群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加上该病诱因较多,该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40~70岁,已成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内科疾病之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其病史进行询问,予以正确治疗。此病常可引起胃穿孔、胃癌、幽门梗阻、食管癌、十二指肠溃疡、贫血及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患者入院后,通常要进行内窥镜诊断检查,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地看到上消化道内部的变化,可以帮助做出准确的判断,以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目前,传统方法中单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因为奥美拉唑具有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防御屏障的功效。本院则采取奥美拉唑与止血三联(止血敏、维生素K1、止血芳酸)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5-6]。

    本研究中,A组患者在治疗中单纯使用奥美拉唑,B组患者除使用奥美拉唑外,同时使用联合止血三联(止血敏、维生素K1、止血芳酸),结果显示,在治疗24 h内,B组患者胃内pH达到2.5时的人数高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因胃内pH值可影响上消化道出血量情况,pH越低,出血量越大,反而反之[7]。因此,在服用药后的短时间内,胃内pH得以提高,说明此药物临床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奥美拉唑与止血三联(止血敏、维生素K1、止血芳酸)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多武,袁耀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研讨会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12):902-903.

    [2] 张佳莹,王晔,张静,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2(6):703-707.

    [3] Cooper G S,Kou T D,Wang R C.Use and impact of early endoseo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hemorrhage:a population based analysis[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7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