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356147
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邱小灵 吴小勇 叶学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与糖尿病常规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自我管理小组(n=54)和常规护理组(n=54),干预一年以后,比较两组在有效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的情况。结果:在糖尿病患者有效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自我管理小组患者比常规护理组取得更好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是2型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血糖; 健康行为形成率

    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人类至今未找到糖尿病根治的方法,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的有效管理显得更为重要。近来,有些医护人员将自我健康小组管理应用到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2-3]。本研究以“知-信-行” 理念为指导,探讨2型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自我健康管理小组(n=54)及常规护理组(n=54)。选取标准:(1)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年龄大于18岁;(3)自愿参加本研究;(4)无严重并发症;(5)能正常参加小组活动;(6)未参与其他健康小组活动者。自我管理组中男24例,女30例;平均年龄(62.09±10.67)岁,常规护理组中男26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45±9.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指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自我健康管理小组 以“知-信-行”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健康小组活动的模式,在健康观念形成后,发挥患者主动性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性,以患者自我管理为主导,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及监督,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及提高生活质量,做到与病共存,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小组活动强调健康观念的形成及健康行为改变。半个月一次小组活动,内容包括:(1)糖尿病基本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的指导;(2)健康饮食指导;(3)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喜好,选择适宜的运动;(4)药物管理,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提高患者遵医嘱治疗的依从性;(5)情绪的疏导。通过以上几方面全面提高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共同学习、互相监督等形式,提高患者的参与性。小组活动注重健康行动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行动计划由医患之间及患者之间共同商量制定,并互相监督实施,提高行动计划实施的可能性。

    1.2.2 常规护理小组 每半个月为患者进行1次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药物、运动、监测、并发症防治等。

    1.3 评价指标 血糖控制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达到控制标准以下(<7%)[1]的患者占该组患者的比例;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形成率。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通过Excel录入整理后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算,采取四格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1年以后,自我管理小组患者能坚持参加健康小组活动人数(40例,有效率75.9%),常规护理组能坚持参加活动人数(29例,有效率53.7%),自我管理小组有效管理率方面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效人数是指参加健康活动次数大于6次,并最后能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验的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血糖控制率为55.0%(22/4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血糖控制率31.0%(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适当运动、遵医嘱治疗及定期监测血糖方面自我管理小组高于常规护理小组,健康饮食方面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但是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有约2/3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1],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此方面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成熟、规范的管理模式可用。近年来,国内外慢病管理采取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快乐生活俱乐部”,项目核心为动机谈话,动机谈话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性的咨询方式,通过帮助患者暴露和解决患者的内心矛盾,来激发患者的行为改变”[4-5]。本研究参考“快乐生活俱乐部”的模式,以“知-信-行”理念为指导,利用现有条件对小组成员进行管理,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小组在有效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的适当运动、遵医嘱治疗及监测血糖方面均高于常规护理小组(P<0.05),但饮食方面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区别(P>0.05)。自我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把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教育(包括:认识疾病、基本技能训练、个性化饮食、运动指导、情绪控制及药物管理等),规范化治疗等融多种服务为一体,注重患者良好生活方式培养,从而达到帮助患者实现自我健康管理,与病共存的最终目的。健康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糖尿病基本知识、技能及药物知识的培训可以让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制定简单易行的行动计划,有利于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正确的情绪疏导有利于提高患者遵医嘱治疗的依从性及行动计划的实施;患者之间的互动及互助可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及增强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但是,饮食习惯的改变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的差异,可能存在以下原因:(1)饮食习惯是长期形成的,由于我们的研究时间仅为1年,太短的时间患者不能很快的改变;(2)饮食习惯还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主厨及家庭成员的意识也一同改变,才能产生正向影响;(3)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饮食上比较放任自己,认为过于严格的饮食控制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4)小组成员间饮食观念相似,互相之间不能产生正向引导;(5)医护人员在健康饮食方面缺乏引导技巧[6]。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取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病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S].2010:35.

    [2] Goldfinger J Z,Arniella G,Wylie-Rosett J.et al.Project HEAL:Peer Education Leads to Weight Loss in Harlem[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