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356098
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对降低职业倦怠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江萍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1.2.6 倡导建立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班组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保持科室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倡导各科室建立学习型团队和班组,同时在报刊、杂志、网站、博客、微博等宣传医院文化及职工生活、工作情况、职业风采等,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氛围,这也有利于形成自由、真诚和平等的良好工作环境,它使职工对自身工作满意,与同事、领导之间关系相处融洽,互相认可,有集体认同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共同达成工作目标、在工作中共同实现人生价值,这也为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建立良好基础。2010年年初护理部牵头组织“滴水潭诗友会”以生活为源头,自创诗歌,抒解情愁,以诗会友,弘扬医院和社会主旋律。它不仅丰富护士们健康的精神追求,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护士文化素养,在历练修养的同时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从而增进护士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幸福感;成为护士之间沟通桥梁,宣泄情感,从而达到精神愉悦。“滴水潭诗友会”于2012年获得浦东新区“最活力女性”集体和妇女工作优秀品牌,大大激励护士姐妹们自我效能和工作积极性。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工具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0.87,信度r=0.83[12],中文版Cronbach’s α=0.75~0.91。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后缩减至10条目。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按照“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4个等级进行评定,分别赋1~4分,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得分。(2)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13],该表由Maslach等于1986年编制,后由香港彭美慈等译成中文, 用于评价工作压力所造成的倦怠。量表共22个条目,包括情绪枯竭(9个条目)、去人格化倾向(5个条目)和个人成就感(8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测评工作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对自己工作的看法。Cronbach’s α系数:总量表0.93,情绪枯竭0.91,去人格化倾向0.81,个人成就感0.84。采用Likert 7点计分法,情绪枯竭得分<19分为低度,19~26分为中度,>26分为高度;去人格化倾向得分<6分为低度,6~9分为中度,>9分为高度;个人成就感得分>39 分为低度,34~39分为中度,<34分为高度。

    1.3.2 调查方法 以科室为单位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发放问卷,要求被调查者仔细阅读指导语,按要求完成问卷,当场收回。

    1.3.3 评价方法 干预前(2010年3月)、干预后(2011年3月),由研究人员对实验对象进行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测评,当场发放并回收,共发放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次调查的病房各科室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3±0.49)分,急诊科为(2.04±0.62)分,ICU为(2.47±0.55)分,将研究结果与量表常模[14]比较,临床科室、急诊科、ICU护士自我效能感均低于量表常模(t值分别为16.187,6.278,2.329),P值分别为0.000,0.000,0.042),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前后各科室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提高,见表1。

    2.3 干预前各科室护士工作倦怠量表三个维度得分比较 干预前病房、急诊科、ICU护士情绪枯竭得分分别为(30.26±9.58)分,(34.41±8.15)分,(33.55±6.36)分,均属于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倾向得分分别为(10.37±4.01)分,(14.14±4.56)分,(11.64±5.82)分,均属于高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得分分别为(25.96±6.08)分,(24.14±5.05)分,(22.55±4.82)分,均属于高度倦怠。干预后病房、急诊科护士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房、急诊科、ICU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干预前临床所有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士工作倦怠感的相关性 自我效能感与情绪枯竭维度呈负相关(r=-0.147,P<0.05),自我效能感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489,P<0.01),自我效能感与去人格化倾向维度无明显相关性(r=-0.078,P>0.05)。

    3 讨论

    3.1 实施干预措施前本院临床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整体偏低,普遍存在高度职业倦怠现象。实施干预前本院病房、急诊科、ICU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3±0.49)分,急诊科为(2.04±0.6)分,ICU为(2.47±0.55)分,将研究结果与量表常模[14]比较,病房、急诊科、ICU护士自我效能感均低于量表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院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整体偏低。

    实施干预前本院病房、急诊科、ICU护士的职业倦怠感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均属于高度倦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1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