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7期
编号:12356176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诊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本院抢救的3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诊疗经过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死亡12例,死亡率40%,存活18例,经后续治疗及护理,痊愈或好转出院。口服量<10 ml者,死亡率12.5%;口服量10~20 ml者,死亡率55.6%;口服量>20 ml者,死亡率100%。服药至入院进行洗胃的时间<1 h者,无死亡病例;1~6 h者,死亡率10%;6~12 h者,死亡率44.4%;>24 h者,死亡率100%。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抢救、积极治疗是挽救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除草剂; 肺纤维化

    百草枯是一种速效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内吸作用[1]。它对人体的毒性极大,又因为目前没有特效药,口服中毒死亡率极高。研究显示,10~15 ml百草枯溶液(20%)即可使中毒者死亡,是目前人类急性中毒致死率最高的除草剂[2]。百草枯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衰竭,因其病程发展迅速,且具有不可逆性,预后极差。因此,临床上对于百草枯中毒患者应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时抢救,积极治疗,这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2003-2009年本院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并对其进行了抢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2009年本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均为服毒自杀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9~62岁,平均(42.4±10.2)岁。服药至入院进行洗胃的时间为1~28 h,平均11 h;服药量5~250 ml,平均(35.0±12.5) ml,其中<10 ml者16例,10~20 ml者9例,>20 ml者5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损害、口咽部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以及上腹部或胸骨后烧灼感。部分服毒量大、病程长、病情严重的患者,于入院后2~3 d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心、肝、肺、肾及消化系统功能损害,甚至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1.3 辅助检查 21例患者白细胞水平升高,达到(110~530)×109/L;11例患者尿常规异常,尿蛋白阳性6例,隐血阳性5例;6例患者凝血功能异常;4例患者心肌酶升高;17例患者肾功能异常,尿素氮范围7.58~35.7 mmol/L,肌酐范围162~911 μmol/L;12例患者肝功能异常,其中AST范围90~2670 U/L,ALT范围90~4750 U/L;18例患者血气分析异常,低氧血症11例,酸中毒7例;16例患者肺部CT检查异常(23例患者进行此项检查),两肺小片状高密度影5例,毛玻璃样改变8例,胸腔积液4例,肺水肿3例,气胸3例;20例患者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动过速1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ST-T改变8例,QT间期延长2例。

    1.4 抢救与治疗 所有患者尽快给予洗胃,采用2%碳酸氢钠液洗胃至洗出液澄清为止,并用2%碳酸氢钠液漱口,以清除口腔内残留的有毒液体,阻止百草枯的吸收。洗胃完毕后用15%漂白土混悬液200 ml+20%甘露醇200 ml、每4小时进行一次导泻,至粪便不含绿色百草枯为止[3]。病情发展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的救治措施,如昏迷患者不能漱口则可用2%碳酸氢钠液对其进行口腔护理;因咽痛不能进食者,则可考虑采用插胃管鼻饲导泻。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本组患者18例进行了血液灌流,4例进行了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大量补液并应用利尿剂以促进机体尽快排出有毒物质。给予患者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龙50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后逐渐减量,疗程7~14 d[3]。同时应用胃黏膜保护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注射液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依据病情需要给予面罩低流量吸氧,或者辅助呼吸。

    2 结果

    30例患者中死亡12例,死亡率40%,存活18例。服药量5~250 ml,其中口服量<10 ml 者16例,2例死亡,死亡率12.5%;口服量10~20 ml者9例,5例死亡,死亡率55.6%;口服量>20 ml者5例,全部死亡,死亡率100%。服药至入院进行洗胃的时间为1~28 h,其中<1 h者4例,无死亡病例;1~6 h者10例,1例死亡,死亡率10%;6~12 h者9例,4例死亡,死亡率44.4%;>24 h者7例,全部死亡,死亡率100%。存活患者经后续治疗及护理,痊愈或好转出院。

    3 讨论

    百草枯是一种有机杂环类除草剂,人经口服食达一定剂量可致中毒身亡。其中毒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它可以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吸收,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剂量较大时,则可导致因心、肝、肺、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迅速死亡,病情发展迅速,后果极其严重。

    百草枯中毒的主要途径为口服,临床多见于误服或自杀性服毒,如果患者或者知情者能够对相关情况进行描述,常能迅速并准确诊断。但如果无知情者且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又因百草枯中毒后有相对稳定期的存在,常常发生因无法明确病史、不易发现典型临床表现及无法检出诊断有价值结果等原因,而造成不能够及时做出诊断,从而影响预后。因此,有条件医院接诊该类患者时应尽快完善各项病史的搜集以及辅助检查,对患者的血、尿及时进行百草枯的定性、定量测定;若尿检为阴性时,也应该在6 h后再检测一次,以防漏诊[2]。

    目前,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治疗原则主要以阻止百草枯的吸收,同时加速其尽快排出体外为主。临床被认可并较为普遍应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洗胃、导泻、利尿、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等,而临床常用于抢救和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抗自由基药物、激素及抗生素等。

    百草枯经口服后,在胃肠道内的吸收率为5%~10%,吸收后病情发展迅速,40 min~4 h内即可达血浆浓度高峰,同时在肺内高度蓄积[4]。蓄积后高浓度的百草枯不仅直接影响肺功能,造成肺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的下降,还能间接造成全身其它器官和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百草枯中毒可致肺间质纤维化,而这种不可逆性的损害一旦形成,则难以逆转。因此,防止肺纤维化形成则成为百草枯中毒治疗的关键所在。清除体内的毒物、减少毒物的吸收以及清除已经被吸收入血的毒物是预防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有效治疗措施[5-6]。因此,无论是洗胃、导泻、利尿,还是血液透析、血液灌流,都是为了阻止百草枯的吸收,尽快清除体内毒物,将毒物对机体的损害减至最小。

    本研究对30例患者采取了多种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经过积极的救治挽救了部分患者的生命。其中死亡12例,死亡率40%,存活18例。研究结果显示,口服量<10 ml、服药至入院进行洗胃的时间控制在6 h以内者抢救成功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好。而服药剂量大、抢救不及时者,死亡率则相当高,预后极差。由此可见,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患者而言,早期明确诊断、正确的治疗方法、积极的抢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方克美,杨大明,常俊.急性中毒治疗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6-278.

    [2] 郭祥林,张劲松.急性百草枯中毒23例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4):304-305.

    [3] 佟飞,田英平,石汉文,等.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表达变化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41-43.

    [4] 秦晓新,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57-360.

    [5] 田英平,苏建玲,高恒波,等.113例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6,26(7):542-543.

    [6] 谭卫.百草枯中毒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154-155.

    (收稿日期:2012-10-11) (本文编辑:连胜利), 百拇医药(成中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