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7期
编号:12356212
糖尿病性低血糖的防治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7期
     【关键词】 低血糖; 脑中枢神经; 危害对策

    糖尿病患者降血糖实现控制目标的治疗是延缓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理想控制目标应该是血糖与正常人的血糖一样,不但空腹血糖正常,任何时间的血糖都应正常,近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小于7%。由于血糖实现达标,在应用口服磺脲类传统降糖药治疗易引起迟发性高胰岛素血症以致血糖过低或血糖波动[1]。以及在注射不同类型胰岛素过程中增加了低血糖的发生,所以必须在实现降糖达标的同时防范低血糖的风险,做好低血糖的防治。

    1 糖尿病低血糖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发生在人体的脑中枢神经

    脑的生理代谢的主要特点是耗氧量大而且几乎没有能量的储存[2],脑神经的能量是由血液中的葡萄糖供应。这是由于脑细胞神经组织在葡萄糖的利用上与肌肉脂肪等组织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胰岛素(Ins)参与(非胰岛素依赖型)就是在缺乏胰岛素的糖尿病(DM)患者也不例外,脑细胞中枢神经每小时需要葡萄糖6 g左右,已超过肝脏可动员的糖元储存。几乎全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给能量,因而必须由饮食和其他营养物质补充,当空腹时间延长至48~72 h血糖降至2.9 mmol/L时,血浆胰岛素下降,肌肉、脂肪与组织更多地利用游离脂肪酸和酮体作为能量,以保证脑中枢神经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如葡萄糖依然得不到继续补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