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2691515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病因学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12期
     【摘要】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外阴硬化性苔藓、鳞状上皮增生及其他皮肤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目前多报道与免疫、炎症、细胞凋亡与增殖、遗传及局部环境有关。临床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多采用局部用药及物理治疗的方法,逆转病理改变,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尚无根治方法,明确其病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病因学角度深入展开探讨,为更有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外阴白色病变; 病因; 研究进展

    外阴上皮内非瘤变为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外阴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 of vulva,LS)和鳞状细胞增生(squamous hyperplasia,SH)及其他外阴皮肤病。由于外阴硬化性苔藓和鳞状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LS是以外周、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SH曾称为增生性营养不良,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1]。两种病变皮肤出现色素减退变白、剧痛、皲裂及溃疡等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