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60109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耐药特点及临床特征(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方咏红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在分离出的33株SA菌株中选用本院常用的16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A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33.4%以上,其中SA对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分别是38.5%~58.8%,37.6%~63.2%,33.4%~62.7%,发现2例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占6.1%;SA对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分别在53.5%~68.9%、30.2%~44.3%之间,其中SA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68.9%。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足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它是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结果,患者从皮肤至骨与关节各层均可受累,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干坏疽,需要截肢[6]。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功能障碍易致感染,多核细胞的移动趋化功能降低,噬菌能力下降,感染使代谢紊乱加重,导致血糖上升,酮症又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使感染难以控制,多数糖尿病足患者需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因此,抗生素的耐药就成了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一个突出问题[7]。

    在致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中,以G+菌感染为主,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等,G-菌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为主。本研究中G+菌的检出率为56.1%,G-菌的检出率为43.9%,以G+菌占主要成分,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最为多见,占总检出病菌总数的25.0%,从表1看出,SA主要从溃疡较大及较深的创面中存在,可能是严重糖尿病足患者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中,SA的多重耐药率达48.5%,可能与糖尿病足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不规范抗生素用药、清创不彻底等因素有关[8]。

    本研究中进行药敏试验提示SA对抗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的耐药率较高,这与以下因素有关:(1)SA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使抗菌药物失去或减少活性。(2)SA改变抗菌外膜对药物的通透性,从而阻止抗生素进入菌体内部,阻止宿主免疫系统对细菌的识别,导致细菌表现出更强的耐药性。(3)SA细菌酶系统发生变化,改变代谢途径等方式有关,导致细菌可在机体内长期定植,造成持续及慢性感染。(4)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在足部感染后未及时就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