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9422
深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李丽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合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进行深静脉置管患者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 深静脉置管; 感染; 护理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深静脉置管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但其发生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增高。有报道显示,目前在深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患者中死亡率可高达25%左右,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类型主要有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和导管关联的血流感染三种,不同程度的感染会使患者病程延长,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生活质量[2]。本院采用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本院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临床资料的患者3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男102例,女88例,年龄39~70岁,平均(62.15±6.87)岁,其中用于化疗的患者125例,用于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52例,其他用途的患者13例;对照组男113例,女77例,年龄42~72岁,平均(63.26±6.54)岁,其中用于化疗的患者115例,用于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55例,其他用途的患者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施置管前后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