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9664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田景绘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唾液测定幽门螺杆菌抗原技术(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同时测试的方法,选取有上消化道症状来消化科门诊初诊的患者、经证实有胃Hp感染且根除治疗后4周复查的患者及无任何消化道症状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上述三组入选对象均有较高HP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57%、79.83%和76.7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46,P>0.05),14C-UBT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51.79%、34.45%、23.2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患者高于抗Hp治疗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字2=8.32, 字2=9.18,P<0.05);在14C-UBT阳性患者中HPS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82.76%、90.24%、90.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中有较高的Hp检出率,胃Hp感染患者中大多存在口腔Hp感染。Hp根除治疗对杀灭胃内Hp有一定疗效,对口腔Hp感染几乎无效。

    【关键词】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根除幽门螺杆菌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7.047

    1982年人们首先从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并认为是其唯一的生存环境,但是学者Krajden[1]在1989年和Ferguson等[2]在1993年先后在胃炎患者的唾液及牙菌斑中成功分离培养出Hp以来,口腔作为Hp生长的另一环境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