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977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5例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临床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确诊的7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与体征、检验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NEC多发生于早产低体重儿,病初主要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等非特异性表现,结合腹部平片诊断意义较大,WBC持续增高或降低、PLT降低、CRP后降钙素原增高常提示临床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结论:对于早产低体重儿,病初可结合腹部平片,必要时连续多次观察腹部平片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影像学的改变、感染指标、酸中毒、PLT及全身症状等是NEC评估病情及预后的重要依据,可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e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常见胃肠道急症,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病死率约为10%~50%[1]。现对本院近期收治的75例NEC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NEC患儿75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