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31期
编号:12678611
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31期
X线平片,临床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在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011年确诊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40例,分析其冈上肌出口位的X线平片,依据Bigliani等人提出的肩峰分型方法分类,并测量肩峰-肱骨头值(A-H值)。结果:经分类后,获得Ⅰ型肩峰患者7例(17.5%),Ⅱ型患者15例(37.5%),Ⅲ型患者18例(45.0%)。经测量A-H值可判断:肩峰下间隙狭窄患者17例(42.5%),肩关节骨质增生患者12例(30.0%),肱骨大结节硬化患者3例(7.5%),冈上肌肌腱钙化患者8例(20.0%)。结论: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冈上肌出口位的X线平片可为肩峰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冈上肌出口位; X线平片; 临床诊断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1972年Neer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后一直沿用至今,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功能障碍。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本院收治的40例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2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