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期
编号:12673266
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机制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1期
     【摘要】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疾患之首,西医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有多种并发症且存在复发可能;相对手术而言,针灸是更为安全更为经济也更易操作的治疗手段。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机制不清,本文就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针灸; 精索静脉曲张; 男性不育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56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或瓣膜失效血液返流等因素导致精索静脉的伸长、扩张及迂曲,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在不育男性中的发病率为25%~40%,多数发生于左侧[1-2]。常见症状为阴囊坠胀不适,患侧睾丸隐痛,久站或久立后症状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多数患者常以会阴部潮湿、明显不适伴烧灼感而就诊;主要损害为影响睾丸功能而导致不育。目前对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精索静脉曲张致病机制复杂,患者之间个体差异较大,直到现在,对于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手段和效果都不甚满意[3-4]。尽管手术方式已经进步不少,但其并发症仍然存在,且存在复发的可能,同时只有符合手术指征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才有可能从手术中获益。对于不符合手术指征但是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基本上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有许多文献报道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有明显疗效,现就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 百拇医药
    1 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病机

    精索静脉曲张属于祖国医学“筋瘤”、“筋病”范畴,中医病因分为:(1)肝肾亏虚先天素禀不足,肾气不充,或房劳不节,性事过频,耗损肾精,精不生血,肝血亏虚,以致筋脉失养,脉络不和而发病。(2)肝郁气滞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条达,肝气郁结,气血不畅,气滞则血瘀。(3)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损伤脾胃,生湿蕴热,湿热下注,遏气竭阴,血脉瘀阻。(4)感受寒湿居处卑湿,或冒雨涉水或啖食生冷,或房事后感寒,寒湿之邪内侵,凝滞肝脉。(5)强力举重,经久站立,或阴部外伤,致筋脉受损,血络瘀滞。多因肝肾亏虚,脉络不和,瘀血凝滞所致,病位与肝肾二经密切相关。由于房劳所伤,或情志不遂,或湿热下注等因素,导致气血运行障碍,筋脉失养而诱发本病。足厥阴经脉循阴器,肝主宗筋;足少阴之筋结于阴器,肾主二便,因此肝肾亏虚,肝郁气滞是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日久则瘀血停滞,络道阻塞,以致脉络迂曲、显露,是本病的病机特点。

    2 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机制的研究
, 百拇医药
    2.1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中医治疗 近几十年来,中医界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研究亦日益关注,许多名医名家根据中医传统的分型论治创制了大量有效方剂,取得了一定的疗效[5-7]。最近有中医学者,从针灸有效治疗单纯性精液质量下降引起的不育症中得到启发,采用针灸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症,收到积极效果[8]。针灸是中医学中仅次于药物治疗的常用治法,包括体针、灸法、埋针、电针、穴位注射、穴位挑治、耳针等多种疗法。张景岳在《类经》中曾说:“阴器者,合太阳、厥阴、阳明、少阳及冲、任、督之脉,皆聚于此,故日宗筋。”“前阴者,阴器也,宗筋者,众筋之所聚也,始足之三阴、阳明、少阳及冲任督桡九脉皆聚于此,故日宗筋”。故通过针灸调整经络功能,对治疗男性不育症有明显疗效[9]。与此同时,西医学者亦愈来愈广泛地用针灸法治疗不育症[10-12]。在补充和替代医学中,针灸是美国使用最为广泛且文献证据支持最多的一种治疗手段[13]。尽管针灸在不育症的治疗中,其作用被不断重视,但是由于缺少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高质量研究,其确切的疗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不是很清楚[14-15]。通过针灸化瘀通络,可改善病情[8]。不过,这些理论与西医原理不同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却不清楚。曾有文献报道,针灸能成功治疗静脉曲张[16]。由于采用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报道多局限于一般的临床观察和回顾性报道,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和合理的对照观察,使其可信性和可重复性系数变小[8,15]。
, http://www.100md.com
    2.2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不育的西医机制的研究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不育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西医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阴囊温度升高和氧化应激这两种重要因素[2,16-20]。活性氧(ROS)过度生成和抗氧化机制缺陷可导致氧化应激。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浆中ROS水平(MDA和NO)升高,且与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18-21],而抗氧化物质(如SOD等)则下降。恰当的治疗则能改善这种状况,使得MDA和NO下降,SOD上升[22]。西医对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显示,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男性血清性激素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下降,手术治疗则能提高其血清T、FSH水平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23-25]。

    2.3 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可能机制 有研究也指出,针灸改善因炎症导致精子发生异常的患者的精液质量,可能机制之一是降低了阴囊皮肤温度[10]。在针灸治疗其他疾病的机理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针灸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而起到相关作用的[26-29]。对女性不育的针灸治疗显示,针灸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肽的分泌活动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进而影响血清性激素(如FSH等)的分泌[30-33]。在男性不育的治疗中,亦有学者发现针灸能增加血清性激素(FSH、T等)水平,而且血清T的增加与精子活力的改善相关[34]。笔者推测针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可能通过降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阴囊皮肤温度,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过程,改善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提高患者受抑的性激素T、FSH水平),从而对精索静脉曲张起到治疗作用[35]。

    3 研究展望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疾患之首,WHO已将男性不育症列为困扰人类的四大疾病之一,因此找到有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意义重大。西医中关于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繁多,治疗方法渐趋统一,然而疗效始终不尽如人意,而且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有多种并发症且存在复发可能;对于无手术指征的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并无很好的治疗手段。相对手术而言,针灸是更为安全更为经济也更易操作的治疗手段。现阶段,社会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如果针灸能有效应用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则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医传统,将祖国医学发展壮大,而且也秉承着医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精神,给这些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带来福音,意义将显而易见。, http://www.100md.com(崔应东 述彬)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