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708147
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何国伟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两组弱视儿童双眼三级视功能疗效比较 增视能组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6无立体视的患儿共38例,其中20例经过训练后获得了近立体视觉,有效率达52.63%;综合治疗组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6无立体视的患儿共42例,其中8例经过训练后获得了近立体视,有效率19.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524,P<0.05)。

    3 讨论

    弱视是一种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而未能发现与该视力减退相对应的眼球器质性改变,是由于出生后视觉发育敏感期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斜视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弱视主要是中心视力缺陷,周边视力可以正常,动物实验和临床婴幼儿的研究表明,在视觉发育敏感期易发生弱视,人类的视觉发育敏感期自从母体出生后即开始,2~3岁可塑性最强,4~6岁以后逐渐开始减弱,9~10岁人类视觉发育敏感期基本结束[3]。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减退经合适的治疗是可逆的,与视觉发育敏感期相对应年龄越小,疗效越高,因此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及早发现和开始治疗弱视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文献报道的弱视治愈率为63%~83%[4-5]。弱视治愈率有较大偏差,学者们研究发现弱视类型和弱视程度相同的患者,依从性的优劣决定了最终治疗效果[6-7],国外也有学者对弱视疗效较差的患儿采取住院治疗及密切随访,最终发现在依从性得到保证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轻度弱视,本研究显示无论采用智能化多维训练或者综合训练,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是因为轻度弱视治疗时间短,且轻度弱视本身易于治愈,孟秀文等[8-10]采用综合治疗,在轻度弱视的儿童中也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对于中、重度儿童弱视,因为弱视治疗疗程较长,普通的训练方法枯燥无味,很多患儿没有按计划完成治疗而失访或流失,这也是导致弱视治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出一种趣味性强、儿童喜闻乐见的治疗方法是提高儿童弱视治愈率关键。多媒体训练系统软件“增视能”充分考虑了儿童喜欢色彩、卡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