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708011
氯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3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临床对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李新玲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前LVDd、LVST、PWT、LVM及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组治疗后LVDd、LVST、PWT、LVM及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吲达帕胺组LVST、PWT、LVM及LVMI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LVDd改善不明显,且氯沙坦组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见表1。

    2.3 治疗前后UA、Scr及血钾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UA、Scr及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氯沙坦组U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6,P=0.000),Scr略有降低,血钾略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83,P=0.778;t=1.262,P=0.210);吲达帕胺组U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4,P=0.001;u=5.824,P=0.000),Scr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8,P=0.532)。见表2。

    2.4 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8周后,氯沙坦组eGFR平均为(109.4±20.3)mL/(min·1.73 m2),其中eGFR<90 mL/(min·1.73 m2)者2例,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4.4%。吲达帕胺组eGFR平均为(97.8±18.4) mL/(min·1.73 m2),其中eGFR<90 mL/(min·1.73 m2)者10例,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22.2%。氯沙坦组eGFR平均值明显高于吲达帕胺组,且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吲达帕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0,P=0.006;字2=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