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2)
4 给药次数早年报道仅给药1次,但疗效不理想,现主张按需给药。在给药首剂PS后,如呼吸机参数茹吸入氧浓度(FiO2)大于0.5或者平均气道压(MAP)大于8 cm H2O,应重复给药。根据国内外病例总结经验,多数病例需要2~3次,最多可应用3~4次,间隔时间一般为10~12 h。
5 不良反应
用药时有些患儿可能出现气道一过性堵塞的表现,如青紫、心率减慢、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立即采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或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后症状消失;另外用药时改变体位有利于药液在肺内均匀分布,牵拉颈部,刺激迷走神经,可导致心率减慢或者心跳骤停。有学者认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之后出现肺血流改变与动脉导管开放、脑血流改变与脑室内出血,尤其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气漏、继发肺部感染等增加[24];应用PS后使肺膨胀,肺血管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有可能造成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此时,可伴有PDA和左向右分流增加;应用PS后由于肺内血流增加,可出现一过性脑血流减少和体循环血压下降,随着血氧水平的提高,脑血流波动可能超过正常水平,若脑血流波动过大或血压变化过大,可引起脑室内出血。但更多的研究显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期间,可有一过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