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465598
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与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5日 杨萌等
第1页

    参见附件(2828KB,3页)。

     【摘要】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2.5 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加服80 mg缬沙坦,两组患者中若治疗1周后,患者血压未恢复不理想,可使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剂量增至5 mg,缬沙坦剂量增至160 mg,连续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能有效地对血压情况进行改善,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比较,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缬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为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病的高危独立因素,血压上升,特别是收缩压上升,已经成为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目前有统计文献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1亿1千万人,且每年呈350万人的增长速度递增。除少数为继发性高血压外,绝大多数为病因不明或多种升压病理机制参与的而形成的原发性高血压[2]。同时,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头号杀手。对其长期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不仅可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可能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产生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器官衰竭。目前,多数患者采用1种降压药对高血压病控制难度较大,且约65%的高血压患者开始治疗时,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较好[3]。现选取本院门诊65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并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6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门诊就诊的130例高血压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全部患者均无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危象、糖尿病、脑血管后遗症、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无妊娠、哺乳期妇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2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