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709030
肿瘤靶向特异性光学分子探针的结构与设计策略(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5日 刘杰昊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2.3.3.2 多肽 多肽是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小分子多肽有许多优点:(1)易于化学合成,克服了抗体异源性问题;(2)制备技术可控,能够保证探针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能;(3)具有高度亲和力;(4)分子量小,可以较容易地通过生理屏障,血液清除速度快[15-16]。因此小分子多肽可以作为理想的探针应用于光学成像。有些肿瘤可以高表达某些受体,而表皮生长因子(EGF)、奥曲肽等天然多肽能够与这些受体特异性的结合,可用于肿瘤的检测。王可铮等[17]用近红外荧光染料Cy5.5标记EGF合成了探针(Cy5.5-EGF),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活体光学成像,表明探针Cy5.5-EGF可以与乳腺癌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DFR)特异性结合而用于乳腺癌的靶向诊断。Lanzardo等[18]应用近红外荧光染料标记RGD环肽作为光学探针,用来评价整合素αvβ3受体高表达的U87MG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移植裸鼠模型,体外和体内实验都证实,在U87MG细胞中RGD环肽与αvβ3整合素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表明NIRF-RGD能灵敏而特异地探测胶质母细胞瘤。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天然多肽已经无法满足分子影像学的需求,因此开发针对不同肿瘤、不同表面抗原更具特异性的多肽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Smith等[19]于1985年报道了外源多肽在单链噬菌体表面表达的现象,从而使噬菌体展示文库技术成为筛选肿瘤特异性多肽重要的工具并迅速应用。Chen等[20]应用噬菌体展示文库技术筛选得到恶性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系导向肽CGNSNPKSC九肽序列,命名为GX1,并用近红外荧光染料Cy5.5标记此多肽制备成了Cy5.5-CGNSNPKSC特异性光学分子探针,经体内体外实验证实,该探针能特异性的与U87MG肿瘤结合,可用于恶性神经胶质瘤的靶向诊断。小分子多肽虽有许多优点,但其在体内易降解,部分靶点未知等缺点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3.3.3 小分子化合物 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如叶酸、双磷酸盐等能够和肿瘤细胞膜表面一些特异性受体靶向结合,可以作为特异性靶向探针的识别基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