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6期
编号:12669509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6期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神经修复,神经功能评价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早期、准确的神经功能评价一直是临床医师希望解决的课题之一。及时了解神经损伤治疗后功能恢复状况,以便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避免周围神经损伤治疗过程中因前期治疗效果不佳带来的不可挽回的神经失用性损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临床上常用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等神经功能评价方法,以及其他神经功能检查方法如感觉定量检查(QST)、高频超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周围神经功能评价方法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神经功能评价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6.059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疗效一直是困扰医务工作者的难题之一,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实为轴突再生的过程[1]。保护神经元,促进轴突再生,预防所支配效应器萎缩,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而往往因神经缺损、吻合口张力过大、神经周围组织嵌顿等因素,未能及时建立有效的神经连续性而影响神经修复,早期准确的神经功能评价对神经损伤治疗十分重要。临床上应用的神经功能评价主要是针对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自主神经功能以及神经电生理等的评价,下面就现有周围神经损伤功能评价方法作简单介绍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