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666063
《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和实践(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9期
     【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针灸学》教学中,如何解决经络循行抽象难讲、腧穴特异功能难明、刺灸补泻手法难显、治病机理玄妙难释等难点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课题组在吸取最新针灸临床、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突出传统针灸学理论精髓、体现针灸现代科学内涵的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法,即经络内容教学。它能充分展现循行路线客观存在的动态特性,腧穴内容教学能验证腧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特性;刺灸法内容教学能体现针法灸法补泻手法参数的差异特性;针灸治疗内容教学能反映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将四特性教学法引入到《针灸学》教学中后,使得抽象难讲的经络循行一目了然,功能难明的腧穴特性得以佐证,手法难显的刺灸补泻客观呈现,玄妙难释的治病机理诠释尽然。

    【关键词】 针灸学; 四特性;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针灸学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方法、针灸治病机理及防治规律的一门学科[1]。本研究针对针灸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法:即经络内容教学能充分展现循行路线客观存在的动态特性;腧穴内容教学能验证腧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特性;刺灸法内容教学能体现针法灸法补泻手法参数的差异特性;针灸治疗内容教学能反映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使针灸学教学改革充分体现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