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666153
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9期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由于症状相对轻微,病程发展缓慢,骨质疏松常被人们所忽视,直至发生骨折或自发性骨折。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日益增加。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髋部、桡骨远端、脊椎骨等,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症状,尤其以髋部骨折最容易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大约10%~20%的髋部骨折患者于骨折后1年内死亡,约一半的患者愈合后很难恢复至骨折前的体力活动水平。本文将从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

    1 流行病学

    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列为三大老年病之一。资料统计,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数据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涉及全球约1/3的50岁以上女性和1/5的50岁以上男性。根据国内的一项研究[1],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骨折后,能恢复先前的活动能力者只有不到1/3。

    研究表明[2]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