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2662524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11期
     2.2 早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 1例因手术中发现右侧股动脉细小,未能植入22 #覆膜支架血管;1例因为术中见左颈动脉优势型,中途停止手术,改为血管置换、支架血管象鼻术,术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等处理后,二期缝合切口患者好转出院。所有患者术后均按计划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术后发生内瘘3例,未予特殊治疗;3个月后复查1例自行闭合,1例无扩大,另外1例因术后并发主动脉食管瘘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死亡;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消化内科住院10 d后好转出院;1例术后出现截瘫;再发夹层1例;其余随访患者术后未出现与动脉瘤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总体生存质量较好。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第1例腔内修复技术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是在1994年由Dake等[4]完成,之后腔内隔绝术开展的例数逐渐增多,技术趋于成熟。目前腔内隔绝术已成为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案。有前瞻性研究表明在对Stanford B型夹层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上腔内隔绝术后短期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手术,且术后1年存活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5]。景在平等[6]认为无论是急性或者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在无手术禁忌情况下腔内隔绝均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