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707117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曾红学 王蓉 李金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1.2.3 观察统计指标 放疗前及结束时通过面对面问卷形式让患者填写。运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2-C30 V3.0)[1]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包括1个整体健康领域、5个功能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3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项测量项目(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状况),一个整体健康和整体生存质量量表。每项分为4级(1-没有,2-稍有,3-颇有,4-甚有)、7级(1-很差,7-很好)。功能领域和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活质量越差[2-4]。

    1.2.4 计分方法 将各个量表中所包括的条目得分直接相加并除以所包括的条目数,得到该领域的粗分,即粗分=(I1+I2+…+In)/n。为了使得各领域得分能相互比较,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将粗分转化为0~100内取值的标准分。计算方法:对功能量表和整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标准分=[1-(粗分-1)/R]×100(R为各领域或条目的得分全距)。对症状量表/单项标准分=[(粗分-1)/R]×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放化疗前后功能领域分值比较 放化疗前后均为有效答卷,两组放疗前5项功能单项指标及整体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放疗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放化疗前后症状领域分值比较 两组放化疗前的各项症状领域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治疗后,干预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便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既往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多考虑如何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