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464219
危重儿血清胆碱酯酶与病危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樊省廉 何勤 王鹰
第1页

    参见附件(3014KB,3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对危重儿病危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按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进行评分,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1月收入本院儿科病房的225例患儿,将其分为非危重组(评分>81分)80例、危重组(评分71~81分)80例、极危重组(评分<71分)65例,分别于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并用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诊断标准评价系统器官功能,分析血清胆碱酯酶、PCIS评分、MSO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极危重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危重组,危重组明显低于非危重组,不同PCIS评分组间的血清胆碱酯酶、MSOF发生率与死亡率比较,PCIS评分越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病例评分越低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越明显,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及病死率越高,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可作为评判危重儿病危程度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关键词】 胆碱酯酶;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rum Cholinesterase and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Critical Ill Children/FAN Sheng-lia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1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