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707063
不同冲洗液对结膜囊细菌清除率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麦丹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1.2.2 培养与鉴定 结膜囊冲洗前、后通过无菌操作做结膜囊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是用无菌棉拭子转动涂抹下穹隆部及下方球结膜,避免接触睫毛和眼缘皮肤,将标本送本院检验科,标本放营养肉汤增菌,同时分别接种于巧克力平板、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置35℃ 24 h分离培养。经分纯的病原菌采用VITEK-ATB系统进行鉴定。

    1.3 判定标准 参照有关研究中球结膜充血分级标准:无充血:(-);轻度充血:充血局限在睑裂部,血管呈鲜红色,(+);中度充血:充血明显可达穹隆部,血管充血呈深红色,(++);重度充血:整个结膜弥漫性充血,血管充血呈紫红色、模糊不清,(+++)。角膜水肿情况,角膜舒适度,角膜内皮反应[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及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在冲洗前、第一次冲洗后、第二次冲洗后细菌阳性率情况 细菌多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糖球菌,产色葡萄球菌。四组中,第一次冲洗后及第二次冲洗后与冲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C组、D组第二次冲洗后与第一次冲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冲洗前、第一次冲洗后,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冲洗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眼内炎是眼部手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渐成熟,手术操作失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越来多,而手术后眼内感染却没有明显下降,甚至有升高的趋势[2-3]。据报道眼科手术后眼内炎发生率为0.093%,白内障术后为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