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707043
小组负责制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黄师菊 李晓玲 何晓兰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本院外科实习的全日制学生共302名,其中本科生132名,大专生170名;男19名,女283名。分4批到临床科室实习,每科室接受6~8名实习学生。同时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采用“一对一”跟班式护理教学模式的122名学生的护理教学情况,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行小组带教责任制,由责任组长全面负责,病区根据情况分2~3大组,每大组设组长1名,组员4~5名,学生2~3名。组长相对固定大组管床3~6个月,每位护士分管患者6~8个,每组由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学生共同分管患者,倡导“我的患者我负责”。护士长根据学生数量,将实习学生编入责任小组,每组2~3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由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成员共同承担,对所管床位的患者实施完整连续无缝隙的护理照顾,形成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护士学生四个层级人员来为本组患者服务[2]。各组责任组长统筹策划和组员共同参与,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共同完成对一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从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学生在各层级护士的指导下按教学计划完成护理实习任务,各层级护士均参与临床护理教学,各层级带教老师职责不同,但教学目标统一。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学生出科护理技能考核成绩 出科考核包括护理资料收集(15%)、护理操作技能(60%)、健康宣教(5%)和护理病历(20%)。考核评分依据《整体护理综合考评分表》。

    1.3.2 临床护理教学评价 学生实习结束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学生对小组负责制教学模式的评价。采取无记名方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